“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到中国企业来这里投资,带来清洁的高新技术,而这些企业也将通过肯尼亚进入东非共同体国家。”
(肯尼亚工业、贸易与合作部大中型企业部总监Charles Mahinda)
肯尼亚政府在其《2030远景》规划中明确,将在2030年前实现将肯尼亚建设成中等收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届时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将至少占GDP的25%。
肯尼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工业化选择什么样的路径,重点发展的行业及产业政策如何制定?21世经济报道就这些问题采访了Charles Mahinda。
Charles Mahinda 1988年毕业于印度旁遮普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1993年获得国际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2006年在肯尼亚工业部任工业发展专员,2011年至今担任肯尼亚工业、贸易与合作部大中型企业部总监。
2030年建成新兴工业化国家
《21世纪》:肯尼亚政府在《2030远景》规划中明确,将在2030年前实现将肯尼亚建设成中等收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背景是什么?
Charles Mahinda:肯尼亚从1964年独立以来,经历了几个经济发展的阶段,采取了各种促进增长的措施。最初肯尼亚采取的是“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希望实施进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民族工业中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之后,世界银行帮助我们进行经济结构改革阶段,加速了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程,以及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和积极融入全球经济阶段。
虽然肯尼亚是东非重要经济体,但是整个东非经济体量还是太小了,东非共同体六国GDP占非洲比重10.27%(不包括南苏丹),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0.331%,所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成效并不明显。在东非经济体六个成员国里,只有肯尼亚是发展中国家,其他都是最不发达国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促进经济发展所能施展的空间。
目前肯尼亚是东非唯一一个完全自由的经济体,在肯尼亚经商是非常容易的,只需要缴纳正常的费用即可,而且除了政府列明的11种军火商品需要进口许可证之外,其余商品都可以自由进口。肯尼亚的外汇市场是开放的,货币也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肯尼亚可以说是世界上经商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
《21世纪》:在这种情形下,肯尼亚能够“一枝独秀”实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吗?工业比重超过农业比重是一个较高的门槛。
Charles Mahinda:我认为目标是能够实现的。首先,实现两个总目标的时间点是2030年,距离实现总目标还有十多年的时间;第二,肯尼亚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根据国际组织的数据,2016年肯尼亚人均收入3400美元。经过10年经济高速增长后,非洲地区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已经有22个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第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看,农业贡献了GDP的25%,工业产业贡献18%,而服务业上升到49.3%。所以我们很有信心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工业比重超过农业比重的目标。我们预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GDP年均增长率会达到10%,届时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将至少占GDP的25%。
重点发展纺织业和皮革业
《21世纪》:2015年肯尼亚公布未来十年《国家工业化发展规划》,此前肯尼亚是否有关于工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Charles Mahinda:是的,之前我们也出台过国家工业化的规划,而且还有到2020年的工业化政策框架,其中提出了22个重点发展领域。新的工业化发展规划中,我们明确了若干个有助于促进就业的重点行业,因为肯尼亚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
第一个重点行业是纺织业,肯尼亚受益于《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这是美国给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贸易优惠,享受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免关税、免配额待遇。而且上次举行的会议中,决定把这个优惠再延长十年。而纺织业的上下游行业也很多,大力发展纺织业有助于提高许多行业的就业,为此我们也投入了许多资源。
第二个重点行业是皮革业,肯尼亚有相当面积的国土是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农业种植,只能发展畜牧业,我们希望不仅是发展简单的畜牧业,还要提高肯尼亚在畜牧产业链中的地位,不仅是生产肉制品,还要发展皮革加工业。政府通过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也有助于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循环,进一步促进就业。
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就业岗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发展纺织业、皮革加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因所在。目前肯尼亚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是我们生产的许多农产品附加值都很低,只能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同时进口各种制成品。我们希望能够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收入,帮助更多人脱离贫困。
《21世纪》:如果按照肯尼亚的官方统计,肯尼亚失业率到底是多少?我查到的有各种不同版本的数据。
Charles Mahinda:我认为是50%左右,情况并不好。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目前肯尼亚青年人失业率约为17.2%,是其东非邻国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将近3倍,如果政府不能妥善解决失业问题,就像是坐在一个迟早会爆炸的炸弹上一样。
《21世纪》:除了纺织工业、皮革加工业之外,关于未来肯尼亚实现工业化的路线选择是什么?
Charles Mahinda: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方面,我认为立足于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链升级是主要的工业化途径。此外,肯尼亚是东非共同体的成员国,在同盟内部实行单一关税,所以肯尼亚的国家工业化发展规划还必须要和已经制定的东非共同体工业化政策保持一致。
比如一个国家在金属工业方面有比较优势,那么我们整个区域就支持它发展金属工业。如果肯尼亚从中国进口货物,收取的关税和我从卢旺达、坦桑尼亚进口货物是一样的。这是我们这个关税同盟的优势之一。
目前,东非共同体在贸易、关税、市场共同体的基础上,正在努力实现最后一个目标——货币共同体,即各成员国保持统一的货币政策,使用单一货币。
建设经济特区与工业园
《21世纪》:肯尼亚建立经济特区和工业园,无疑也与工业紧密相连。
Charles Mahinda:是的。建设经济特区与工业园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工作,目的是更好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实现技术转移。这项工作并不简单,我们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与福建和江苏两省结了对子,中国政府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合作的企业名单,其中就有我们现在合作的中交建。在各方支持下,我们正在筹划建设肯尼亚第一个经济特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这个经济特区顺利建成。
未来中国政府也将支持我们在中国宣传肯尼亚蒙巴萨经济特区,因为现在中国也有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到中国企业来这里投资,带来清洁的高新技术,而这些企业也将通过肯尼亚进入东非共同体国家。东非共同体一共有六个国家,市场前景广阔,而且还可以利用美国对非洲贸易的优惠政策,进而进入美国市场。我们还和欧盟有贸易协定,所以中国企业在东非设厂的话,还可以借此机会进入欧盟市场,享受免关税、免配额的待遇。总的来说,在肯尼亚设点的中国企业就可以顺利进入东非共同体、美国、欧盟等各大市场。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承接从中国或南亚国家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建材业和电子电器装配业?中非产能合作前景如何?
Charles Mahinda:我们非常希望吸引中国制造业向肯尼亚转移,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考虑,当然也是希望能够整合上下游产业。比如在纺织行业,已经有联发公司这家中国企业有意向来到肯尼亚。联发在落地肯尼亚之后,我们不仅希望支持这家企业发展纺织产业,还希望能够整合纱线、纺纱、织布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这种产业链整合能够有效创造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去几十年里,肯尼亚真正致富的是中间商。比如棉花销售价是30先令,但农民可能只能拿到5先令,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最后导致了肯尼亚棉花和纺织产业的崩溃。所以,我们希望大中型纺织企业来肯尼亚投资,不仅生产纱线,还要整合产业链,重新把肯尼亚的相关产业发展起来。肯尼亚政府也会提供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
皮革加工业也是如此。我们希望能够在传统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皮革加工业。如果有相关符合条件的企业想要来肯尼亚投资,我们是非常欢迎的。钢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钢铁业是工业制造的基础和根本。目前,东非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而这过程中最需要的两种建材就是钢铁和水泥。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zhaoyn@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