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催生冷链物流缺口 传统物流跨界增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卢杉 上海报道
2017-05-31 14:41

传统物流正在不断跨界冷链物流市场,而整个冷链物流市场在需求增长的基础上缺口还在扩大。

“2014年7月,顺丰开通了第一条北京-青岛-上海的冷运干线,截至2017年3月,其食品干线网覆盖63个城市、139条干线和3844个流向,医药陆运干线网覆盖22个城市、20条干线和462个流向。”日前,根据顺丰冷运事业部市场总监杨健出示的数据,目前顺丰自有冷藏车871辆,包括食品643辆、医药228辆。

传统物流正在不断跨界冷链物流市场,而整个冷链物流市场在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上缺口还在扩大。

根据2016年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预计2017年冷链市场规模达4600 亿。2013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为1090亿元,冷链成本占食品金额3.5%左右。在未来几年内冷链成本占比将迅速增长,达到25%的年增长率。相对应的,2016、2017、2018冷链物流成本占食品金额的比例将达到6.8%、8.5%和10.7%。

缺口扩大

冷链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来自城市化和中产阶层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精致化,肉类和奶制品需求空前增加;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消费者与10年前相比,食品安全意识大大提高,对进口食品的需求、自贸区和跨境电商带动了冷链新业务增长。

需冷链运输的产品价值总额将长期增长,且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冷链食品(如肉类、水产、乳制品等)对粮食的替代作用,冷链物流的产品价值总额实际增速更快。

而流通渠道变革导致冷链企业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也在发生转变。移动互联网+零售、餐饮,衍生出多元化、全渠道的流通模式和消费场景,比如生鲜电商、零售O2O、餐饮外卖等。

生鲜电商快速崛起也引致冷链物流需求增长。2012年为生鲜电商元年,顺丰优选、京东生鲜、中粮我买、沱沱工社、京东、亚马逊纷纷上线,并获得大量资本支持。

上述报告同时指出,冷链行业依然供给不足,专业服务能力较弱、行业集中度不高、运输效率低、冷链成本高、行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冷链产业的发展。最近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疫苗安全事件,凸显冷链物流环节的重要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食品和药品不仅要求厂房和设备拥有极高洁净度,符合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而且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压缩空气都要达到相应标准。“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及颗粒物,同时在传统空压机工艺中会使用润滑油对机头内部冷却和润滑,这就会导致空气压缩机中存在少量油、水分及颗粒物杂质,从而造成污染。因此,无油空压机的品质对食品及医药制造至关重要。”英格索兰压缩技术与服务中国区解决方案及大客户负责人王子麒表示,食品药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广泛使用压缩空气推动物料输送、气动仪表、PET吹瓶、管路吹扫等,在部分工艺中压缩空气会和产品发生直接接触。如果压缩空气中的颗粒物、水、油含量超标,可能影响批量产品的质量,甚至导致产品召回、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严重后果。

另外,王子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英格索兰更加注重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给我们,如果他的成本很高,也不能低价卖给我们。因为如果对方没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的产品也会受到影响。”

跨界合作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高新技术、高额投资、先进管理紧密相连。全程冷链涉及原料采购、加工、运输、储藏直至消费等多个环节,并且不再是公路冷链运输‘一枝独秀’,还需要铁路、船运和航空冷链的齐头并进。”英格索兰冷王中国区总经理周超表示,市场对安全、高效、可靠的冷链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带动了英格索兰旗下的冷王运输温控业务的发展,“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在未来发展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此前在第十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上表示,传统物流大鳄跨界冷链物流市场是未来冷链市场的趋势之一。“近几年,顺丰、圆通、中国邮政、中远等相继进入冷链物流市场,铁总和各地铁路局更是开通多条线路的冷链班列,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传统物流企业分羹冷链市场,他们有庞大的基础网络和设施,有雄厚的资金,有大量的人才,必将对今后的冷链物流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接下来冷链行业整合加速,并进行网络化扩张。食品进出口贸易、食品跨境电商的爆发,也将会有更多国外冷链企业涌入国内市场。”崔忠付表示,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集约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是未来冷链物流的方向,“因其专业化程度高、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决定了它进入门槛高、经营难度大。但一旦做好,其关联好的网点布局、上下游渠道、客户资源、设施设备等优势便体现出来,往往可以另辟蹊径,拓展贸易、快递、医药物流等新领域。”

(编辑:陆宇)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