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 深港应走向更高层次的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香港报道
2017-06-02 07:00

随着香港回归20周年的临近,粤港、深港的交流也日益频密。

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深化粤港澳合作,落实好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更紧密经济联系,支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携手港澳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畅通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湾区经济。

在此背景下,一河之隔的深圳与香港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

城市群概念升级

《21世纪》:从珠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怎么去理解这个新城市群规划的内涵?

方舟:主要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原来提的珠三角是中国的一个主要外向型经济区域或城市群的概念,承担世界工厂的功能,过去二三十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现在提出“湾区”,实际上它对标的体系是不一样的。

像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都是全球经济制高点的核心区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们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达到比较高的高度之后,要从全球经济分工的参加者要变成领导者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这是提出湾区概念的一个大的宏观背景,它比原来珠三角的提法层次更高。

第二,从具体的产业层次来说,尤其一些核心产业,像金融和科技,粤港澳湾区确实也具备了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的能力,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以深圳为核心代表的科技产业在全球有了一定的地位。所以从产业基础来说,提湾区概念也已经具备了条件。

《21世纪》:怎样看待港澳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方舟:回归以后,港澳获得内地的经济支持非常大。客观地说,香港的失业率非常低,很大程度是受益于自由行的拉动,消费型服务业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目前港澳的经济结构比较集中,其中香港的服务业占比是93%,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业占比只有百分之一点几。中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粤港澳湾区的概念,其实也是希望通过整个大湾区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的协同效应,弥补港澳经济结构相对狭窄,而且依靠自身内部的动力短期内比较难以改变的局面。

另一方面,港澳的土地空间有限,房屋价格高企,通过湾区发展,实际上也是希望推动共同生活家园的建设,打造真正的一小时生活圈,这也是今后大湾区要推进的重点之一。

深港优势互补

《21世纪》:对于香港而言,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体是一种怎样的期待?

方舟:香港的各项要素成本比较高,本地的年轻人更多选择去从事金融、地产行业。

但举个深圳科技企业的例子,像腾讯,它有很强大的生态链,如果腾讯在香港有一个基地,香港企业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从而带动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

开发河套地区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一区域面积不大,但深港希望能够把它做成双方共同发展的区域。未来的合作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平方公里,我现在在提“创新走廊向两岸延伸”的概念,深圳河北侧搞一个河套配套区,香港南面有落马洲走廊,还有新界东北的开发也预留了一些科研用地,所以能够做成“科技创新走廊”的概念。

深港两地的合作不再是此前“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模式,而是通过一种更高层次水平的合作,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使整体的产业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21世纪》:请具体谈谈“更高层次的合作”。

方舟: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它的金融市场过去15年最大的成就是吸引了大量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未来在离岸人民币、跨境融资这些方面如果能做得好,加强与内地尤其是广东的在岸人民币合作,包括解决“一带一路”的融资需求等,将成为香港金融新的增长点。

深圳的特点也非常突出,尤其在科技产业方面,包括与之相关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这方面都非常活跃,而且它自身也有股票市场。

为什么说科技企业能够有高层次的合作?深圳现在已经有科技企业发展到了国际领跑的阶段,像华为,它需要吸引大量的国际人才。国际人才可能会更多地考虑教育、医疗、法律等环境,这方面香港也有优势。

《21世纪》:对照其它国际湾区的经验来看,粤港澳各个城市的合作有何不同之处?

方舟:粤港澳湾区是“多中心”的,但这并不构成一个障碍。各个城市特点突出,所以也没必要自封龙头,最终依靠的是产业的力量。

香港作为自由港,有一些特殊的国际化安排,包括低税制、普通法系,有很多在内地做不了的事情;内地的市场大,产业力量强,政府决策快,能迅速地推动很多事情,如果双方能配合好,这个效应是非常大的。

当然这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下一步要探讨解决的是,怎样做到尽量降低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跨境流动成本或者障碍。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wangfan@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