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京津冀应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6-07 07:00

6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报告显示,从京津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协同指数变化趋势看,京津冀共享发展进步显著,绿色发展明显进展,协调发展出现积极变化,不过创新发展成效较小,开放发展相对滞后。

根据这份报告,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交通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要素流动等领域取得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津、冀辐射仍显不足,中央企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度还不够。报告认为,应该引导京津优质服务资源向河北辐射,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完善产业转移协作利益共享机制,国家应该适当增加津冀两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这份报告给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进行了及时的“号脉”,对于把握工作进度、确定未来一段时期里的重点,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一体化承担着重要功能,为了缓解北京潜在的“大城市病”问题,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需要向周边地区纾解,北京和天津的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需要向周边地区转移,形成科学的产业梯次。从报告可以看出,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初见成效。北京地区的一些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已经在向周边地区转移,而且这不是简单的“甩包袱”,不是无序移转。当然,在周边地区承接相关产业,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现实和理想的状态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解决。

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天津和周边地区应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各自扬长避短,形成相互配合、齐头并进的效果。应该注意的是,除了周边地区配合北京纾解非首都功能外,北京也应该配合周边地区,促进其科技、教育与创新的发展,缩小差距,走向共赢。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以及相关资源,长期以来这些优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有所不足,造成北京一枝独秀的现象,以及一定的地区之间的脱节。通过雄安新区等新的探索,京津冀一体化应当在产学研的结合方面形成更成功的实践,带动北京周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形成一个更广泛的繁荣地带,如此一来,首都的经济活力也才能得到更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一些地方存在着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状况,造成了公共投资的浪费与效率的降低,区域协调性不足的危害已经充分显露。这些现象与缺乏规划、缺乏配合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暴露出了各地政府之间的协作困难问题。北京是首善之区,京津冀一体化是全国目光所在,如果在产业的科学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方面展示出优良的成绩,当会对全国起到重要的示范意义。所以这方面的探索其实事关全国改革的大局。

同时,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合作,但也不完全排斥竞争。健康的城市竞争不应该是争抢名号,或者是对政府资源投入倾斜、政策优惠的争夺,并利用各种“政策”洼地追求短期利益。健康的城市竞争应该是各自比拼如何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开放市场准入和缩减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治理水平,向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也就是说,不应是争利争权,而应该是进行治理政绩的竞赛和吸引企业“用脚投票”,选择良治。城市合作不是追求简单的“力往一处使”,而是在动态的博弈过程中实现各自的最大利益。

中央提出要培育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打破条块分割状态,让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地流动,实现最优的配置。未来京津冀一体化还需要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多下功夫。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需要厘清,政府主要发挥“守夜人”和监督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只有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做好了,才能形成尊重市场、尊重商业、尊重自由交易的文化,提升整体的经济活力。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