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双面”以色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和佳 特拉维夫报道
2017-06-17 07:00

对于听着“巴以冲突”和耶路撒冷长大的一代人,以色列是一个神秘之地。一下飞机,在本·古里安机场就看到身着不同传统服饰的宗教人士,还有三三两两挎着步枪、背着巨大行军包的年轻士兵。这个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交织的国度,常常呈现两副不同的面孔。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的情感所依,特拉维夫却更能代表现代以色列的精神。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集聚于此,赋予了它知识、格调与文化。更引人注目的是,众多科技类初创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就密集分布在这个城市著名的“1小时车程创新创业生态圈”。

特拉维夫和雅法于1950年合并成为一个城市。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雅法古城保留了土黄色的建筑,弥漫着旧时光的味道,摊在路边贩卖的鲜艳地毯和杂货旧物颇具中东风情。10分钟车程之外的新城特拉维夫,以包豪斯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白城”,街边满是餐厅、咖啡馆,乍看与欧洲无异。

开放包容的气质令它十分迷人:白天,城市穿梭的人群中不乏一袭黑衣、戴着黑礼帽的极端正统犹太教人士,他们大多专注于研究经学,恪守教义、无关科技;夜色渐浓,喧闹的酒吧迎来打扮入时的青年男女,在灯光装点的中心街道上,夜跑、遛狗、散步的家庭和游客笑语不断,不眠之城上演着热情满溢的世俗生活。

以色列性格的“矛盾性”在隔着日落的两个节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4月30日,夜空中一声凄厉的防空警报提醒人们,又是一年阵亡将士纪念日。商店餐厅通通打烊、街道十分寂静。第二天上午11点再次鸣笛两分钟,人们无论在做什么,都在这一刻停下来伫立默哀。过马路的行人停在路中央,高速公路上的人也全部下车,时间仿佛凝固了。

夜幕降临,以色列立刻从悲痛中戏剧性地切换到全民狂欢的“独立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互喷彩带、身披国旗放声高歌和呐喊,庆祝以色列建国69周年。

从特拉维夫坐火车南下,目之所及仍有大片裸露的贫瘠土地。极度缺水,他们就发明了滴水灌溉,如今三分之一的淡水来自海水淡化,废水循环利用率高达85%;面对安全威胁,以色列大力发展通信和安全领域的尖端科技,并使民用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今天的以色列自信乐观,但对前途的焦虑始终笼罩着这个民族。新闻聚光灯下的以色列常给人一种地缘政治不稳、战火不断的印象。在并不遥远的冲突年代,警报响起后10至45秒之内躲入避难所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受访的在以中资企业负责人感叹地说,以色列最珍贵的资源是人。在“有今天无明天”、“高压锅”的环境中形成的紧迫感,使以色列人天然好斗,待命能力、领导能力极强。在以色列似乎每件事情都可以快两倍,对与错一试即知,等待和犹豫是奢侈的。

以色列是全球创新创业的中心,目前约有5000家高科技初创企业,每年平均增加近1000家。如今,喜欢迅速把公司卖掉的以色列“连续创业者”,也开始有了长期持有公司的意识,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有趣的是,在采访中,无论来自商界还是学界,几乎每个以色列人都对祖国的成就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并自然地从中以合作的角度切入自家业务。以色列市场狭小,本土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不得不向海外眺望。他们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经济的崛起令人刮目相看,以色列必须抓住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16年以色列境外投资者赴以并购企业的交易总额较2015年上涨了7成,总投资额升至111亿美元,核心增长来源于东亚尤其是中国投资者。

然而,依赖国际资本和海外市场的现状让以色列人不无担忧,一旦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就意味着创新资本减少的可能。此外,以色列引以为豪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只吸纳了国家人口的40%,人才短缺成为掣肘高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于中以“一带一路”合作的民间基础,实地采访让我有了一些切身体会。二战期间,上海是全球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城市,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也许是因为这段历史,抑或是中国今日的影响力,我在以色列明显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和善意。

巧合的是,我在不同城市都遇到曾来过中国的人。见到中国脸庞,他们会主动用简单的中文向我问候,并欢欣雀跃地讲述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我惊讶于这些以色列人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小河山。

在异国他乡的街头,这样的情形总让一股暖流涌入心头:素昧平生的两个以色列老太太,看到我手机中她们曾经光顾的北京餐馆的照片,兴奋地拥抱我。

犹太人真诚坦率的另一面是精于算计。不止一位受访的中国人吐槽了在以色列租房的曲折经历:刚与业主口头约定了次日签协议,一转身公寓就被租给出价高者,似乎不需要打任何招呼和解释。这也提醒有意与以色列合作的中资企业,对于签约、履约必须重视。

(编辑:赵海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