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创始人CEO罗伟东表示,网络安全立法,对行业生态来说是好事情;如果公司一直在合法框架内,资本市场是有分辨能力,公司市场价值不会影响。

7月6日,大数据服务商极光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富达国际。2017年6月份《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部分数据公司数据交易业务受到规范,大数据行业加速洗牌,一批数据公司估值锐减,也有多家大数据公司在近一个月来发布融资情况。
据介绍,这笔融资将主要用于强化团队人才、在数据方面做投入、保证数据源的合法合规、利用机器学习来优化模型、组建开放数据能力以让合作伙伴可以更好地使用。
在资本运作方面,极光2014年完成了由IDG领投的4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极光完成了由复星昆仲领投、IDG和Mandra Capital等投资机构参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2016年,由国海证券、TCL、Mandra Capital、复星、金光集团、汉鼎宇佑等机构投资,极光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2017年完成由富达国际 (Fidelity Internatinal) 投资的数千万美元D轮融资。
此前包括阿里云等多家大数据相关公司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受法规实施影响,数据交易类公司的市值锐减。
针对网络安全对行业融资的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极光创始人CEO罗伟东表示,网络安全立法,对行业生态来说是好事情;如果公司一直在合法框架内,资本市场是有分辨能力,公司市场价值不会影响。
他还表示,网络安全规范也不是是今年6月份才开始,关键要看公司是否在合法的框架内。熟悉极光的投资人,都很清楚极光的产品。极光的产品设计和相关协议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
据介绍,极光是移动大数据平台和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公司自2011年成立,专注于为app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统计分析、即时通讯、短信验证码及社会化分享等开发者服务。至今已服务超过50万款移动应用,累计覆盖超过80亿个移动终端,月活跃独立设备超过7亿,产品覆盖了中国国内90%以上的移动终端。
极光方面称,经过开发者服务方面的多年积累,极光大数据拥有海量的自有数据及数据处理能力,并不断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建模,并通过对标准化数据产品的研发以及优化,让大数据实现开箱即用,真正服务于各类垂直行业、解决现实问题。
目前,极光的业务主要拓展到极光开发者服务、极光效果通和极光数据服务三大体系。
(编辑:耿雁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