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邱进则表示,“目前‘双创债’在1000万到5000万之内是比较合适的,低于1000万,大家积极性不高,因为发债的成本是固定的。而高于5000万的话,投资机构可能会有发行压力,因为大家对‘双创债’这个新鲜事物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
在新三板的定增融资趋冷的时候,证监会推出的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双创债”)利好,能为新三板企业带来奇迹吗?
7月7日,证监会新任发言人高莉表示,近日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双创债”将步入常规发行,纳入地方政府金融支持体系,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广试点工作。
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双创债”)试点初期,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是“双创债”重点支持公司。
“双创债”试点早已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新三板至少7 家公司已发行双创债,募资总额达11.02 亿元,此外,另有10余家新三板公司披露了“双创债”发行方案或预案。
那么,这些企业是如何走过发“双创债”满溢酸甜苦辣之路的?如何跨越许多看不见的门槛?他们对结果还满意吗?记者近日就“双创债”发行情况调查采访了多家新三板公司以及专家。
酸甜苦辣“取经”路
经历了“双创债”的新三板企业,是冷暖自知,记忆犹新。
7月12日,胄天科技董秘费其俊告诉记者,“从开始调研到完成发行,我们发行‘双创债’花了9个月。”
公告显示,胄天科技于2017年2月27日完成“双创债”的发行工作,公司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1200万元债券,期限2年,年利率6.5%。
“当时政府层面,包括交易所和区政府一起推动‘双创债’试点,花了大约半年时间对浙江省内的新三板公司做调研,挑选了一些比较合适的企业做试点。我们是浙江第一单‘双创债’,江苏当时有三家试点。”
“就难度来说,作为第一次政府主导推的‘双创债’试点,相对来说步骤会快一点。毕竟这是创新债,有些门槛不能束缚太多。”
而传视影视是江苏比较早的“双创债”试点之一,2016年11月2日完成“双创债”发行,实际发行规模2000万元,票面利率7%。
传视影视董秘徐丹丹向记者表示,“我们发行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算蛮快的。可能时间点比较好,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听说其他公司有没发出来的。因为我们平时跟银行、担保公司合作,相互比较了解,所以发得比较快。正常的话,轻资产公司没有那么快弄下来的。”
“不过,当时整个做下来,周末要加班,大家那一个多月蛮赶,挺辛苦的。”徐丹丹说。
“发行‘双创债’的影响蛮好的,因为我们做电视剧,整个电视剧周期就需要一年半、两年,‘双创债’正好是两年,跟我们账期还是蛮匹配的。”
7月3日刚公告公司“双创债”收到深交所无异议函的普金科技则是主动抓住机会。
7月12日,普金科技董事长邱进告诉记者,“我们是新三板第一批企业,经历过新三板企业2015年的周期,我们企业也做了融资,但是到2016年、2017年整个市场不太好,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了解到双创债的信息,我们就考虑,看能不能换个方式,去做‘双创债’的融资,看到全国有些区域有成功的案例,我们就尝试找一些材料,包括跟券商、投资机构去沟通,逐步往这个方向走。”
成本低了还是高?
那么试点“双创债”的新三板企业是否满意呢?
费其俊表示,对公司今年2月发行的6.5%的债券发行利率挺满意。“我们的债券是两年期限,这个利率从行业来看,还算比较合适,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角度考虑,综合来看不高。”
费其俊说:“作为公司来说,除了从银行融资、股权融资之外,债市也是一个渠道,发行‘双创债’相当于在资本市场多了一个融资渠道。”
而对去年7%的发行债券利率,徐丹丹则表示:“当时觉得有点高,跟政府债、城投债,还有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发债比起来,去年他们发债利率3%多一点,我们当时发的7%蛮贵的。但是从今年行情看,就不贵了,因为今年银行融资太难了。而且对‘双创债’,园区政府也给了一点补贴。”
邱进告诉记者,发行“双创债”的成本为:“利息+证券公司发行费用+杂费”。“目前还没最终完成,所以不方便说最后的综合成本。不过,我们当时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个创新的尝试来做,所以可能成本相对来说不会太高,我们希望它能跟银行水准差不多。”
事实上,从各家“双创债”的公告来看,新三板挂牌公司已发行的“双创债”基本票面利率大多在6%-8%。
对此,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向记者表示:“‘双创债’的利息还不错,如果是民间融资,成本更高。”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也告诉记者:“6%-8%这个利率对中小企业融资来说肯定是低的,现在中小微企业,首先是贷不到款,其次银行贷款要抵押实物资产,而这些企业很少有实物资产。此外,如果要贷款,利率不会低于10%,所以6%-8%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加上有些地方会给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利息补贴,补贴了之后成本可能就很低了。从整体的综合成本来看,我估计不会太高。”
邱进则表示,“目前‘双创债’在1000万到5000万之内是比较合适的,低于1000万,大家没积极性,因为发债的成本是固定的。而高于5000万的话,投资机构可能会有发行压力,因为大家对这个新鲜事物需要有了解的过程,所以要先逐步由企业去做,形成效应以后,可能慢慢逐步做大。”
门槛
“双创债”被认为前景广阔,是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一大红利,然而,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它有着不易跨过的门槛。
诸海滨表示,新三板适合发“双创债”的企业很多,“现在净利润过千万的企业,接近3600家,也就是说这个市场上能符合‘双创债’标准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双创债也有个问题,主要是信用评级的问题,虽然它是一个没有担保的债。”
诸海滨介绍,“核心问题就是在发行过程中,它需要找到一家AA级的企业给它担保,这个是比较难的。”
邱进也表示:“双创债有门槛,首先企业要是高新、创新、创业或创新层的企业。另外,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是要有认购方;此外还有一些具体操作的细节,会因企业不同而不一样。”
邱进解释,整个环节中,主要是要找到认购方,有投资人愿意认购债券。现在“双创债”的投资人主要是投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
事实上,试点企业也深感其中的难度。费其俊表示:“原先我们的债券额度是2000万,现在做了1200万的第一期,后面那一期发不发看情况而定。”
“如果担保公司谈得拢,我们愿意再发‘双创债’,但这需要担保公司和银行一起处理,操作起来还是蛮有难度的。”费其俊说。
对发行“双创债”的风险,徐丹丹表示,“由担保公司担保,然后担保公司会看企业评级,银行基本没有风险,风险在公司和担保公司。”
据悉,目前是由券商发行“双创债”,任何机构或者投资人都可以购买该债券,但是为了发行方便,目前多由一家来承接。
“投资人看好这个公司,而且它的风险可控的话,有些是由一家来承接。”邱进介绍,“今后希望除了银行还有其它的投资机构愿意去购买‘双创债’。”
“甚至希望以后公募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也能够支持‘双创债’的发展,用另外一种方式购买这个债券,企业将来发展得好,这些基金可以安全的退出来。”邱进表示,“此外,公募、私募基金,一开始对企业不了解,但是因为有‘双创债’的发行,它们先进入企业,以后大家才比较容易开展进一步合作。等到企业发展以后,双方可以谈未来的持股方式,比如我们现在跟银行在谈‘双创债’时,银行表示愿意将来我们有定增,优先考虑他们。”(编辑:李新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