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中美要以对话磋商作为解决分歧的基本方法
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7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对话期间,双方就中美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和一年计划、全球经济和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业、农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据新华社报道,双方认为,本轮对话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中美经济合作的正确方向,即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把对话磋商作为解决分歧的基本方法,把保持重大经济政策沟通作为对话合作的基本方式,这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是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海湖庄园会晤达成的重要成果。全面经济对话与此前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既有连续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所涵盖的范围扩大,包括中美经济关系的方方面面,触及到中美经济合作的所有领域。其次,双方不只局限于讨论两国间具体经贸问题,还要讨论事关中美经济关系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这种纵向与横向同时延伸的对话框架,表明了中美之间经济关系的深化,体现中美经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需要用磋商的方式来解决中美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此前发布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对话,双方确认开展中美经济合作一年计划,并争取实现早期收获。中美经济合作一年计划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投资、全球经济治理四大领域。通过把中美经济合作的蛋糕做大为前提,解决好中美经济关系快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使得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经济关系始终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16年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商品贸易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占整体的47%。但是,这种顺差并不是中国刻意追求的,而是中美经济之间经济结构性差异的产物,中国商品拥有国际竞争力,而美国对进口过度依赖。美国总量上的贸易逆差是由本国经济结构决定的,至于逆差来源国,则由市场决定。即使美国拒绝进口中国商品,它也只能从其他国家替代进口,并不能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想要消除贸易逆差,只能靠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但美国并没有这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
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相当程度上是由美国造成的,因为中国在商品制造方面拥有优势,而美国在服务业以及高科技领域领先中国。要降低两国贸易结构性失衡,一是增加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但服务业规模较小;二是加大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这个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美国一直执行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而且这项政策早已经不合实际。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对话期间表示,如果美国将对华出口管制程度降至对巴西的水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最多可缩减24%;如果降至对法国的水平,最多可缩减34%。
目前,美国较为关注钢铁进口对美国企业造成的冲击,并在考虑加征关税或实施在钢铁和铝业进口方面的配额限制。但这样的措施并不合理。首先,双方都认为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问题,是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不振的结果,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其次,钢铁也不应该是中美之间的重要问题,因为中国对美钢铁出口很少,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2017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并不在美国钢铁的十大进口来源地之列;其三,中国自去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大规模关闭钢铁业的过剩产能,中国几乎是全球产钢国中唯一采取有力行动的国家。因此,钢铁不应该成为中美贸易的一个“问题”,中国是负责任的,同时也不是美国钢铁业遭受冲击的罪魁祸首。
中国经济结构在一系列改革之后已经发生变化,出口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收支顺差占GDP的比重早已回落到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更是缩小到1%以内,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呈现均衡的状态。现在需要努力的是美国,其结构性改革远远落在中国后面。中国应该与美国一道缩小两国贸易的不平衡现象,美国应该承担贸易失衡的主要责任。因此,双方更应该以建设性的合作实现该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