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布): 借鉴中国经验 挣脱“资源魔咒”

21世纪经济报道 赵忆宁
2017-07-28 07:00

长期以来,“政治互信”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深化合作的基础,而中国和刚果(布)两国关系的核心资产就是政治互信。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非洲3个国家,其中包括刚果(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访该国的首位中国国家主席。

萨苏总统属于非洲老一代领导人,他对中国情有独钟,先后14次访问中国。他在欢迎习近平的宴会上说:“有人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这是别有用心。非洲人民经历过殖民主义,知道什么是殖民主义,绝不会被这种论调误导。”

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确定了重点实施的“十大合作计划”,中国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刚果(布)4个国家确定为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国家”,希望重点打造中非合作发展的示范区,起到以点带面引领作用。

为什么是刚果(布)?除了两国的政治互信之外,还具有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刚果(布)具备交通枢纽条件;其二,刚果(布)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第三,刚果(布)有强烈的国家发展愿望。

刚果(布)与很多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具有强烈的国家发展愿望。他们提出在25年内完成实现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目标,并对完成这一目标深信不疑,因为刚果(布)遇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帮助下,刚果(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以及众多新型城市化项目由此拔地而起。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12个省会城市的市政道路、医院、学校、体育场建设等等,服务人口覆盖面的广度,以及建筑本身的现代化程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刚果(布)还是典型的资源性国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产油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国家财政收入陡降的情形下,如何实现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如何走出“资源魔咒”,以促进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刚果(布)正在借鉴中国发展经验。无论是建立经济特区,还是实现水泥从净进口到出口,以及探索金融合作,均可圈可点。(编辑 赵海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