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货币政策没有必要为促进地方债发行而放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8-02 07:00

据媒体报道,7月共发行地方政府债131只,发行规模为8453.08亿元,其中新增债券为6578.32亿元,置换债券为1874.7亿元。7月地方政府债发行量比前6个月的任何一个月都多很多。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只有1.86万亿元,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3.58万亿元,也少于今年预计发行量的一半。对于今年地方政府债的发行量,一般的预计是5万亿元左右,包括1.63万亿元新增债券(8300亿元一般债券和8000亿元专项债券)和3万多亿元置换债券。

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慢,主要原因之一是货币政策收紧、市场利率上升。今年上半年国债收益率曲线大幅上行,而地方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也由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扩大,发行利率的上升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意愿减弱。

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对于地方债发行的进度有较大影响,因此,有人认为,为完成今年的地方债发行“任务”,下半年的进度将大大加快,为此,货币政策需要适度宽松,使发行利率较上半年下降。6月下旬以来,市场流动性比之前宽松了一些,有人就认为是为地方债发行“保驾护航”。

货币政策会为地方债发行而放松吗?答案是否定的。近期来看,市场利率渐趋稳定,而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有小幅上移,显示央行无意进一步放松流动性。下半年,市场利率还会像上半年那样波动,但基本状况也仍然会是不松不紧。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证明,这是比较理想的状况,经济增长有所加快,金融风险也得到了抑制。如果为了促进地方债发行而放松货币政策,则可能在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同时,也造成融资规模增长过快、金融风险加速聚集。而且,虽然地方债发行进度比较慢,但并没有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也没有必要为帮助地方政府融资而放松。

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政策是足够积极,为稳增长、惠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没有因为地方债发行数量较少而受影响。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5.8%,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很快。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也很快。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1.1%,是投资增长企稳的重要动力。这得益于PPP项目的加速落地。

其实,目前地方债发行的进度并不是太慢。所谓今年地方债发行任务,只有新增债券的数额是确定的,置换债券的数额则只是人们的估计。而新增债券的发行量已经比较多了。在前几天国新办举行的财政政策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刘伟透露,6月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15.86万亿元。这比去年底的15.32万亿元增加了0.54万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前6个月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多于0.54万亿元(考虑到债务到期的情况),再加上7月的6578.32亿元,前7个月新增债券的发行量达到了1.2万亿元,相当于全年任务1.63万亿元的74%,进度已经赶上来了。

人们估计今年需要发行置换债券3万多亿元,是基于2016年底有约4.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未置换,以及2018年上半年要完成债务置换。但一方面,这两年需要置换的债务规模可能会小于4.7万亿元,因为其中一部分债务会自然到期而无需置换。这种情况之前就发生过,需要置换的债务数额较人们估计的少。另一方面,2018年上半年完成债务置换并不是硬性任务。债务置换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存量债务的利息支出,在置换债券发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置换的意义降低了,减慢进度是合理的。

我们对地方债的发行进度无须太多担忧,而对地方债务积累可能导致的风险需要继续关注。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了充分重视,地方政府对于纳入预算、限额管理的债券形式的债务已经很谨慎。但不能忽视的是,违法违规举债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堵住“后门”,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坚持分类指导,继续整改违法担保,纠正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

因此,今后需要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其关键在于堵住“后门”,同时,完善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使地方政府量力而行地举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