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高手丨专访艾亮:海外并购最紧迫的是吸收先进理念和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迅 ,摄影宋帅 上海报道
2017-08-25 16:44

查看往期资本高手

作为跨界并购的专家,艾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作为上海涌泉亿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对目前的并购环境针砭时弊建言献策。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在顶层设计之后,要预先设计一些可以试错的政策,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感触”,而对于并购环境,他认为,提高并购效率,可以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甚至大到几何倍数的效应。

 海外并购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不仅关乎企业,也关乎国家,如何谨慎地做好每一个决定,艾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充分利用资本的手段,能够将一些优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入国内”,永远心系国家,才是真正正确的态度。

 

(以下文字根据嘉宾视频资料整理)

 “在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这个群体来说,跨界并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何看待跨界并购

【00:17】

“突破创新和忧患意识并不代表一定要跨界,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但是如果面对整体的行业氛围,或经营环境的恶化,如果你没有主动去管理的心态,最终你可能会面对被管理。很多跨界成功的经营者,其实是在跨界的布局,并不像市场所看到的,或公告披露的一个简单的文字。他可能预谋或提前布局了将近4、5年。在他自身主业还处在健康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布局了一个相关的行业的发展战略安排。”

“对跨界本身成功与否,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在自身行业相对健康的环境下,主动面对这个问题。从整个经营管理能力上来说,就是三句话:一要有核心技术的协同能力;二是市场的协同效应;三是整个生产运营的协同能力。三者具备其中之一,才有可能获得转型,或者跨界双主业成功的可能。” 

 

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并购市场

【01:48】

“中国的并购市场,因为市场基数大,所以一旦主体行为的方向出了问题,形成了规律性,那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想说的是,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在顶层设计之后,要预先设计一些可以试错的政策,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感触。因为很多并购业务本身,包括被并购的和实际收购的主体,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法律法规和一些市场认知和市场监管的盲点。冲破这些盲点在于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和监管认知。”

“我个人的建议是,在政策层面上,既要预设一个监管边界,同时还有一个试错精神。第二点就是,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我认为我们并购的整体环境,还是比较初级的阶段,跟国外并购的成熟市场相比,无论是从并购体量、并购效率,还是整个并购市场最终产生的影响来看,这三个维度还都不能支持我们国家,走一个健康、稳定的并购时代。在这里面我认为,并购体量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并购效率,这个并购效率可以理解,如何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甚至一加一能够大到几何倍数的效应。”

  

并购效率有待提高

【04:08】

“我说的效率是分两个层次的,第一个指的是,并购后实际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结果,与并购初期的预期差异比较大,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是,并购本身这个行为,它牵扯到大量的交易环节,包括法律环节、监管环节,这个部分在实际操作当中,审核其实并不是很快。我同意这样的一个节奏,但我们不能够只对标,在上市公司层面参与并购这个逻辑。我举个例子,有很多非上市企业也具备并购能力,而且从它的业务发展诉求来说,应该也可以参与到并购市场。那这些企业在参与并购时,它的成功概率并不应该低于上市公司群体。在这个层面上,我认为效率的下降,本身是来自于我们对并购市场整体发展的环境还不具备,在政策上、专业能力和企业认知上,形成三位一体、进入一种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但反过来讲,被并购企业按理应该有更清醒、更合理的一个认知。”

  

海外并购仍需加快速度

【06:00】

“在现在这个阶段,中国走出去,不仅不能削弱还应该加强。企业的内生增长和自身动力,我个人认为还有点欠缺。导致这个原因的背后,其实也是经济发展规律带来的,如果从整个创新的诉求来说,我觉得并购环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为什么选择海外并购会出现这么多的负面报道,包括国家外部管理局不断地在卡住这个ODI等等,其实也是因为一些打着海外并购的旗号,实质在转移资产,进行海外资产套现。我个人觉得不能因为这样一种所谓的行为论,来看待这个事情的本质。充分利用资本的手段,能够将一些优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入国内,做到真正的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理念这样的一个态度,而不是在吸收资本,这是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一个过程,所以我认为,不能用行为来对这个态度本身做一个负面评价。”

  

海外并购的三大风险

【07:40】

“在海外并购当中,最大的风险应该是这三种:第一个就是文化,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不是通过企业的内部管理,就一定能够改革成功的。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面对整个并购环境,我认为是最大的障碍;第二点我认为就是,各个国家对于被并购市场环境的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处理和理解不同。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去年一家上市公司参与美国市场的一个项目并购,它的投标价最后一轮高出底价百分之将近二十,但最终还是没有投标成功,最终收购主体是来自于美国的一家小的私募基金,是以平价收购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体现出来了当地的监管环境以及对法律环境的一种理解;第三个还是来自于企业自身,你是否在这个并购环境中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方案的准备、人员的准备以及各种预案的准备,是否能够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布局。”

(编辑:曾婷芳,王博)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