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又起,怎样防止你买的股票被做空机构翻牌?

证券时报网
2017-08-28 20:46

天干物燥,小心踩雷。

天鸽互动8月17日突遭沽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艾默生)狙击后停牌,8月27日晚发布澄清公告,否认该报告中的所有指控,直指对方报告内容并不属实且极具误导性。

天鸽互动财务副总裁胡晓飞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做对Emerson Analytics沽空报告的相关尽调,会考虑采取法律行动,向执法机关提交诉讼报告。胡晓飞进一步称:“当时Emerson Analytics对天鸽互动做空,公司领导层还不知情,看到沽空报告之后马上停牌,不给做空机构机会。”

天鸽互动发布澄清公告 复牌一度大跌

与香港恒生指数冲破28000点,创2015年5月以来高点不同,天鸽互动上周突遭沽空机构袭击,今日发布澄清公告复牌后遭遇大跌,盘中一度跌逾8%,收盘时跌幅收窄至0.88%。

在讨论澄清公告内容之前,时报君先简单回顾一下沽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 8月17日发布的报告内容。该报告直指天鸽互动自2014年中准备IPO以来,一直伪造营运和财务数据。Emerson更是直言:天鸽的生意模式和财务报表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刑事诈骗(criminal deception),根本没有对该集团重新估值的必要,退市除牌是天鸽互动的唯一出路!

沽空机构做空天鸽互动的理由如下:

1、夸大直播用户数量,夸大该部分收入超过100%。其视频直播社区穿透率仅有同业竞争对手六间房的1/8。结合集团宽带网络的投入成本,Emerson得出结论,认为天鸽将其在线视频用户群体规模夸大逾6倍。

2、分销商收入不支持公司已公布的2016年业务收入,天鸽互动夸大其实际收入,2013年天鸽互动的实际收入最多仅是其声称的41%。

报告称,天鸽的收入很大一块是来自于主播打赏,销售人员批量购买天鸽代币的打款,均直接汇入天鸽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银行账户。终端用户通过销售代理商的打款,也都直接汇入天鸽旗下一家子公司的银行账户。如果所有付款都绕过了天鸽的代理经销商,这部分的收入是无法记入财务收入的。

再来看一下天鸽互动澄清公告是如何反击的:

1、  无依据地使用不真实的资讯。具体是指,Emerson沽空报告中提到的天鸽互动6家分销商【包括报告中声称最大分销商的海象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并非公司分销商。

2、  简单将6.cn(六间房)网页端产品和天鸽互动客户端软件用户渗透率直接比较,并不能直接反映用户特别是付费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是两种不同的业务模式,直接对比不具有合理性。

3、  不恰当地引用艾瑞咨询报告中的资料,沽空报告与艾瑞咨询报告中提及的用户渗透率与市场份额概念不直接相关,涉及不同的运营指标,不应该简单将六间房与天鸽互动的用户支出总额和两者间的用户渗透率对比进行对比。

4、  不合理地以错误假设计算带宽费用,错误假设同时在线用户峰值与月度活跃用户呈线性关系,并未考虑公司近年来网络数据中心成本降低以及公司在视音频压缩方面的技术优势等因素。

总之一句话:Emerson沽空报告反映出其根本不懂公司业务发展模式,完全属于行外人的一份非专业的沽空报告。

那么,Emerson Analytics为何这次偏偏选中了天鸽互动这家做直播行业的公司呢?

Emerson Analytics为何选中天鸽互动?

先看同行发布的数据。

2017年8月22日,陌陌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3.122美元,同比增长215%,但其股价当日却暴跌20.1%,今日股价再次大跌6.29%。猎豹移动也在加大布局直播平台,比如其旗下的Live.me直播,在8月22日当日也大跌13.36%,今日再跌1.47%。

陌陌2017年半年度收入获得高增长,直播业务收入为4.72亿美元,是2016年度的1.25倍,半年度整体收入5.77亿美元,是2016年度的1.04倍。但陌陌当下却面临付费用户和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参透率的增速明显减缓趋势,甚至将达到零的状态。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付费用户410万户,DAU参透率为24%。

月活跃用户虽是获利的筹码,但付费用户才是获利的根本,陌陌的付费用户增长及DAU参透率增长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后续如不能保证这两个指标的增长,陌陌的持续盈利能力值得警惕。

同为直播行业的欢聚时代,营业收入增速也呈现下滑趋势。欢聚时代的两大直播平台,分别是YY直播和虎牙直播,但虎牙直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度亏损达4.76亿元。

根据《2017中国网络视频直播行业趋势报告》内容显示,直播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出现下滑的趋势,由去年下半年的203分钟,下降11.4%至今年年初的182分钟。

直播行业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内容同质化。若同质化的内容直播无法突破,付费用户将持续减少,整个直播行业或将触顶。

正当行业处于下行趋势时,沽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看准了时机,一如既往地从财务数据角度对天鸽互动发起攻击。但难以理解的是,如果一家沽空机构真想沽空标的公司,保密工作会做得非常到位,而且会事先把股价拉上去,这样通过高卖低买,盈利的空间会大很多。但事实上,8月17日遭到沽空的前两周,天鸽互动股价跌逾10%,根据智通财经数据显示,8月17日,天鸽互动的沽空数量突然飙涨,沽空量从10多万飙涨至228.8万,沽空金额为1351.32万元,沽空占比达到27.91%。这一沽空路径跟之前浑水沽空敏华控股如出一辙。

这可能说明一个问题,即此次沽空天鸽互动可能并非Emerson Analytics单独为之,因为Emerson Analytics不会在自己出报告以后股价大跌时低位沽空,背后的主谋可能是对冲基金——Emerson Analytics在自己参与做空的同时,还会把做空报告提前卖给对冲基金,利用自己做空的品牌效应,配合对冲基金进行做空。

Wind数据显示,去年12月,浑水做空辉山乳业前,卖空比例从20%激增至50%;去年11月,匿名分析做空中国宏桥前,卖空比例从20%~30%激增至50%;2014年11月,浑水做空奇峰国际前,做空比例从不足10%激增到30%……这似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布做空报告、沽空上市公司绝不是做空机构的独立行动。

做空机构趋势:“威力”不如以前

回顾今年以来沽空机构的出手,总体而言,出现一个趋势:“威力”不如以前……

从最近沽空的样本来看,都是老牌做空机构“操刀”,但做空成效大不如前。一个核心原因是:做空机构们高估了港股的透明度,低估了中国老板们调动资源的能力。

格隆汇的一位专栏作家认为,做空这一盈利模式本质上就是“比钱多”,还有个重要的前置条件就是足够的流动性(要有足够的券)。

但细究做空机构最近挑中的几个标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都很高,基本上在60%以上,也就是说这些股票的流动性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借券成本又高,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资金,很难成功。另外,像敏华控股、瑞声科技、达利食品、丰盛控股、科通芯城等股票都在港股通名单里,通过港股通渠道南下资金救场比较容易,现在一遇到沽空机构,就临停加上南下资金救场,然后复牌直接怼回去,沽空机构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防止你买的股票将来被做空机构“翻牌”?这需要我们站在做空机构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我们想做空的时候,我们从哪里下手?既然是高危生意,又该如何保证成功率?

1、  很多时候,从行业逻辑来判断,是可以判断出某些公司处在下行通道中,枪打出头鸟,大幅偏离行业均值的经营、财务数据都容易被人盯上。从上述被沽空的标的来看,多数都存在这个问题,要证明财务数据上有致命漏洞,常见的就是现金流、负债和税务,这才是决定性的“定罪证据”。

2、  时报君之前在写港股魏桥纺织时提到过,就是关注上市公司核数师,当一个做空报告发布出来,并造成一定影响之后,爱惜羽毛的事务所就一定会查更多的数据,魏桥纺织、中国宏桥几次更换核数师,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需要审计师签字的年报周期就是做空的高发期,这个时候的行动很容易引起审计师的不安, 100亿市值以上、异于行业均值富有争议的公司年报前都是高危期,不想被“翻牌”的投资者逢年报期还是好好回顾下持仓,别躺枪了。

港股今天盘中一度冲破28000点大关,创2015年5月以来高点,港股今年以来走出的一波牛市有目共睹。在此提醒投资者,勿被牛市的狂欢蒙蔽了双眼,天干物燥,小心踩雷。

来源:证券时报网 记者:罗曼

(编辑:谢珍)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