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国内城市一个多月来先后宣布暂停了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现在北京、上海很多城市出了限制共享单车投放的规定,其实我觉得是合理的。”9月8日上午,ofo小黄车兼CEO戴威在金砖国家分享经济论坛上说。
面对巨大的投放量和乱停放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共享单车摁下“暂停键”。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单车。至此,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12个国内城市一个多月来先后宣布暂停了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
“现在北京、上海很多城市出了限制共享单车投放的规定,其实我觉得是合理的。”9月8日上午,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在金砖国家分享经济论坛上说,“因为在前期比较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自行车投入比较多,接下来企业和政府应该一起找到一个合理的投放量,保证市民出行的同时,不给公共资源带来太大的困扰”。
“我觉得共享单车就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从目前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比如说在北京,地铁每天贡献1200万人次的出行,公交车贡献800万人次,共享单车大概有900万人次,其中ofo大概有400万人次。”戴威说。
“其实我们和地铁、公交几乎是一个规模的出行方式,我觉得不同交通工具有不同的适用距离,比如说自行车就是500米到3公里。”他说。
在国内城市的投放量日趋饱和后,ofo将市场发展的空间瞄准了海外。戴威介绍,ofo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际化计划,但在开始的前六七个月时间里,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注册公司、招聘等基础工作。
“今年6月份开始,我们陆续打开了一些市场,目前进入了9个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奥地利、哈萨克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到年底,我们预计能覆盖大概20个国家,来提供小黄车服务。”戴威说。
ofo的海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内共享单车野蛮生长、盲目投放的教训。“比如在西雅图、奥地利等,我们和政府做了很好的沟通,并且政府也给了一些资源上的支持,在我们投放之初就告诉用户哪里可以停车,哪里不要停车。我觉得在未来的发展中,共享单车有机会跟一个城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作为汽车出行的补充,在500米到3公里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戴威说。
(编辑:耿雁冰)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