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集团董事长马化腾曾指出:“没有场景支持的AI研究是空中楼阁。”
那么,如何落地?
9月14日,小唛智能指环发布会在上海召开,由北京汇生聚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相关科研机构研发的小唛智能指环,基于对生物传感技术+情绪这一融合技术应用领域的探究,是首款生物传感技术应用到疲劳驾驶领域的智能产品。这或将为疲劳监测预警领域开拓一个全新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产品和服务活跃在汽车智能硬件领域。其中,安全监测是驾驶员对于汽车智能硬件功能的重要诉求。对于影响驾驶安全的隐患之一——疲劳驾驶,监测预警产品和应用在市面上并不多见。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张仲非强调疲劳驾驶预警这一方向在学术界很早就有关注。然而,面部识别作为疲劳驾驶监测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数据分析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鉴于计算机软、硬件水平限制,相关产品开发一直没有很好地得以实现。
据知情人士透露,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比例日益增加,疲劳驾驶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疲劳态预警技术的应用是极具针对性的探索,不仅可以实现对驾驶员本人的即时提醒,而且对于后台管理、事后追责、事故处理参考等都有实际意义。尤其在特种车辆(如校车、危险品车辆等)驾驶的管理上,疲劳态监控应逐步成为常态化的方式。
其实,小唛智能指环对于疲劳预测的应用场景远远不只局限于车内。从医院(对听诊医生及特定病患群体的疲劳度、专注度检测)、到学校(对在特定时间如中高考时教师工作状态的掌握)、再到企业(对员工上班、加班状态的信息收取)、甚至到家庭环境中(对家庭成员、婴儿生理状态的数据采集)等等,小唛智能指环都可应用。
目前,国内大多数应用型公司主要通过AI算法,跟实际的现实场景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医疗领域、安防领域、无人驾驶等进行结合,最终实现商用。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麦肯锡预计,至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
(编辑:陈洁)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