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引导楼市预期,巩固调控成效
在所谓“金九银十”的房地产销售旺季来临之际,中国楼市呈现出胶着的状态。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 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房价环比继续下降,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有所回落;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三线城市同比涨幅出现回落。从数据看,似乎楼市上涨的势头已经受到了控制。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地产企业公布的业绩大部分远超预期,导致近日地产股持续大幅上涨。在香港上市的恒大自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接近5倍,许家印因此在本周成为中国首富。融创自8月收购万达资产之后也升幅接近2倍。在A股的万科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或许意味着,中国楼市在多种调控政策重压之下,依然保持很强的购买欲望与上涨动力。在经历近一年的调控抑制之后,部分市场主体认为,没有跌下去可能意味着不存在跌的空间。这种预期可能会刺激更多还没有买房的人入市。
从理论上看,中国楼市或已接近顶点。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稳定期。而且,政府部门推动租售同权改革以及增加共有产权住宅的供给,应该能缓解那些还没有买房人的焦虑。但是,从现实看,人们的焦虑并未完全缓解。一些人不认为房价有下降的可能。共有产权住房或者租赁住房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过渡。
在普遍看涨房价的市场氛围中,很多人在渴望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心理(涉及到面子、财产保值、安全感等因素)驱使下,认为目前房价停涨可能是购房的时机。因此,一些刚需不想等待太久,不得不加大杠杆入市。这是目前消费贷规模急速膨胀的原因之一。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9月19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今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同比,预计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30%。
对于这种不理性的行为,银行部门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也正在大规模地抑制消费贷流向楼市。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自9月14日起继续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5%-10%成为主流,个别银行调整为最低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的利率政策,还有个别银行的多个网点首套房贷“暂停接单”。最新的消息显示,多家股份制银行在资金流向以及贷后回访等流程中将加大力度,严格杜绝消费贷被作为他用。银行已着手向消费贷客户征集贷款用途证明材料,包括货单、发票、合同、转账凭证等。9月19日,北京多家银行要求贷款额度20万以上的客户补交材料。
在这些常规措施之外,房地产调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打消房价依然会上涨的预期。应该说,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房子持续上涨的时间太久,对房价下跌的等待总是落空。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中介以及炒房客抱团看多楼市,导致舆论上几乎没有看跌房价的声音。
中央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决心是非常大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要实现这个政策目标,在需求侧需要提高利率成本、围堵消费贷,在供给侧需要增加共有产权房与租赁房的数量,此外,还需要打消人们对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这要求政府部门的调控措施进一步细化,从各个方面引导预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加快长效机制的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