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丨徐文坚:九岭村“领头雁”,带村民致富增收

南方日报
2017-10-09 10:37

△十九大代表徐文坚。

初秋的九岭村,经过农民辛勤的采摘,荷塘里的莲蓬所剩无几,一片丰收过后的景象。绕过成片的荷塘,顺着干净整洁的村道走去,客家文化广场就在眼前。

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成为省内知名的美丽乡村,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这一转变离不开九岭村出色的“村两委”班子,而村支书徐文坚就是“领头雁”。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要做好这面旗帜。”从做建筑生意到行走田间地头,有6年党龄的徐文坚让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支书要做好3件事

在当村干部之前,徐文坚从事建筑行业,赚钱以后在县城开了个店,当起了小老板,在村里也算小有名气。以前九岭村还是贫困村,村里需要建桥修路时,老支书都会找他筹款。

2010年11月,九岭村的老支书去世。村里在物色新人选时,想到了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徐文坚。“上级领导找到了我,希望我可以回乡做村干部。”一边是自己打拼多年的生意,一边是贫困的家乡对他的期盼,经过慎重考虑,徐文坚最终选择了回乡。

于是,那年底,他从城里回到九岭村,成为一名村主任,2013年,他通过公推直选当上了村支书,在这期间,他已经熟悉了村中的各项事务。

而那次面试的题目也成了后来徐文坚努力的方向——“当好一名村支书,首先要做哪3件事?”他当时回答:“首先是抓班子,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其次是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最后就是做好民生事实。”在担任村支书的4年时间里,他做的就是这3件事。

“一条微信建一座桥”

2013年,第一轮扶贫开始,帮扶单位进驻九岭村开展扶贫工作。徐文坚当时刚接手村主任的工作。

“当时驻村干部对我的影响很大。”徐文坚说,他们周末没有休息,随叫随到,忙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开碰头会,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慢慢就被他们的工作精神打动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帮扶单位的带头作用,村干部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村里的面貌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为群众做实事,是徐文坚入党的初衷,担任村干部时的承诺,他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兑现。

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修缮村里的危桥,徐文坚在朋友圈发动在外乡贤、务工村民捐款。短短两天,他就筹到了十几万元,于是村里流传着“一条微信建一座桥”的故事。

除了修桥,徐文坚还发动群众,共同整治村庄人居环境。“借着帮扶单位和乡贤的力量,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民享受到了环境改变带来的好处,从‘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徐文坚自豪地说。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村里的泥泞路全部硬地化,主村道装上了路灯;曾经的死水湖通过人工湿地净化改善水质,还设立了生态养殖示范区、亲水步道等景观;拆除了300多间旧屋,建起了篮球场、休闲小公园。

计划改造客家民居群

走进九岭村,最显眼的就是那连片的荷塘。2015年该村正式引进建设莲子基地,打造“十里荷塘”,如今已有600亩的规模。基地由一个乡贤承包,村民则收取土地租金,平均每亩一千元左右,也解决了村里“谁来种地”的问题。“村民可以有两部分的收入,一是租金,二是劳务收入。”徐文坚说,去年莲子基地就拿出了100万元给村民发工资。

该村的另一个主要农作物就是淮山。一直以来,村民都有种植淮山的传统,但是淮山的价格一直不高。徐文坚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与帮扶单位一起,引进增城的紫玉淮山,不仅产量上去了,价格也比之前翻了一番。

在徐文坚的带领下,村民的收入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从2010年时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到如今的人均年收入达10800元。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最近,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九岭村是蕉岭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又是长寿乡里的长寿村,红色和绿色两种资源都非常丰富。”徐文坚说,目前村里建立了莲子基地、党史教育培训基地,客家红文创基地也刚刚成立,下一步将完善配套设施,对村里的客家民居群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民宿旅游,引导农民变资产为股权,“让鸡生蛋”。

【对话】徐文坚:没有群众支持 就没有干事的平台

南方日报:您什么时候入党的?“初心”是什么?

徐文坚:我的入党时间2012年。九岭村是蕉岭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这个党支部诞生于1927年7月1日。我在读小学时就接受了党的教育,红色基因深深植入脑海。2010年当选村主任后,入党的意愿更强烈了。2012年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3年通过公选成为党总支书记,更加坚定了做一名优秀党员的信念。我入党的初心是在群众的支持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南方日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徐文坚:党员起带头作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在。比如,在2013年的“5·19”洪灾中,党员干部带头24小时值班抽水,帮助受灾群众转移等。由于新农村建设需要,村里的老党员吴国余带头捐地,他是村理事会的理事长,还主动提出对愿意拿出土地的群众给予合理的资金补偿,维护群众的利益。这些党员所做的每一项工作,百姓都看在眼里,所以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支持。

南方日报:身处一线,您最关注哪一类热点民生话题?

徐文坚:我最关注群众的收入问题,还有各项民生实事是否扎实落地。长期在一线,我越发的明白,只有让群众看到希望,才能激发群众主动改变生活的动力。农村其实有很多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例如土地、闲置民居等,唤醒这些沉睡资源,就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

南方日报:十九大即将召开,您会把哪些基层声音带到会上?

徐文坚:新农村的建设很需要人才,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我希望可以逐步提高村干部这个群体的待遇和收入,吸引更多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到村干部队伍中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陈萍 何森垚)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