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强音激荡,续写“春天的故事”

南方+
2017-10-10 08:38

深圳莲花山顶,小平同志塑像巍然矗立。

2012年12月7日—11日,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出京考察就到了改革开放先行之地——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莲花山,向邓小平塑像敬献花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至今在人们脑海中回荡。

90余岁高龄的深圳原市委书记李灏,当时曾应邀来到深圳莲花山,与习总书记一起回顾广东改革开放历程。回忆习总书记向小平同志塑像敬献花篮的场景,李灏无比激动,“我希望,南粤大地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窗口,续写‘春天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广东考察就像一道阳光,给转型中的中国注入了强大动力。从深圳莲花山,到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南方日报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的足迹,重温改革的铿锵足音,见证改革跃进的坚实步伐。

5年来,广东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沿着领袖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广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莲花山上

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7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塑像敬献花篮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回忆起5年前陪同习总书记向小平同志塑像敬献花篮的情景,李灏仍十分激动。1992年,他曾作为时任深圳市委书记陪同邓小平南方之行。“我很幸运,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新一届领导人考察深圳,能看到改革开放精神的传递与坚守。改革的步伐不能停顿!”

时任莲花山公园管理处主任的杨义标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轻车简从,没有红毯、不封路,这些都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践行八项规定的鲜明态度。这种务实的作风让基层干部群众深受感动。“领导不讲究形式、更加务实,鼓舞着基层的工作者,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干得漂亮。”

让杨义标印象深刻的另一个细节是,献花仪式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到了群众中间。深圳市民杨少群是其中一员。“总书记一路跟每一个人握手,一直面带微笑”。

改革改变了杨少群的命运。5年前,杨少群尝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头啖汤”,注册登记开了一家小店。这项首创于深圳的改革,两年后在全国推广,“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让更多人实现“创业梦”。“现在,我在深圳结婚生子,户口也落到深圳,这里有归属感、很幸福,我想这就是对改革的‘获得感’吧。”杨少群说。

如今,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特区新的使命。2016年,深圳推出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三大政策引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释放出强劲动力,2016年深圳GDP超过1.9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

在莲花山公园,习近平总书记5年前挥锹铲土种下的高山榕挺拔茂盛。站在这里,曾任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副主任的邵志芳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榕树已经长出了多条气生根,正如改革的稳固根基。只有根系发达的树木才会这样茁壮成长,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一片滩涂上

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深圳前海,屹立于海边的前海石见证片区沧桑巨变。这里距离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蛇口工业区只有几公里。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要求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5年间,前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滩涂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形容。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前海开业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299家增长至2016年底的4.2万家,增长139倍;注册企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49.9亿元增长至926.5亿元,增长近19倍。“改革催生发展动力,前海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地区之一。”田夫说。

在前海,在深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发起这片热土上潜藏的发展激情。

走进前海,在桂湾片区,塔吊林立,高楼拔地起。这里将投资700亿元打造金融先导区。前海率先在全国推动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和跨境资产转让等“五个跨境”,对标国际的金融创新为前海增强独特优势。

“制度创新比GDP贡献还重要。”前海管理局首任局长郑宏杰感慨。2016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推出208项制度创新成果,意味着平均不到两天就推出一项,这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的达67项,37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作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华南地区合伙人,张展豪见证普华永道创智中心今年3月在前海开业。截至7月末,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港企4654家,注册资本超4000亿元。

“我的前海梦已基本落地,现在我的梦做得更大了,粤港澳大湾区要衔接‘一带一路’更好地面向世界,我们的愿景应该更丰富。”张展豪对未来充满期待。

蕉林绿野上

再现开放传奇

珠海横琴,濠江之畔,如彩虹一般连起珠澳两地的莲花大桥上,车流不息。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乘车考察莲花大桥,并来到横琴发展规划展厅,听取横琴建设进展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勇于探索合作模式,着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化粤澳合作,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出贡献。”横琴新区党委书记牛敬回忆当时场景,难掩内心激动。

近1800个的日日夜夜里,横琴这个曾经“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荒岛上创造出了发展的奇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指数级增长,年均增长62.9%。“横琴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习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正确性、科学性。横琴过去的辉煌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更离不开改革开放。”牛敬说。

5年前,澳门企业家丘玉珍在横琴拿到编号为0001号的港澳台企业批准证书,注册了“横琴新区优越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开始她在横琴、澳门之间的“双城生活”。

随着横琴口岸24小时通关开放、单牌车进出横琴等一系列创新措施落地,丘玉珍从澳门的家到横琴公司的路程,从45分钟变成了15分钟。像她这样扎根横琴创新创业的企业家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在横琴注册的港澳企业累计达到1716家,是5年前的近10倍;其中澳资企业1027家,港资企业689家。

改革创新的力量助推着横琴的发展。“横琴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港珠澳大桥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全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和开放高地为总目标,在新起点上再创新局面,不辜负总书记对横琴的期望和重托。”牛敬说。

5年来,南粤大地改革战鼓频频,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步履沉稳铿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承接国家改革试点任务103项,数量居全国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司法体制、纪检体制等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等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改革为广东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广东GDP总量达到7.95万亿元,增长7.5%,连续28年稳居全国第一,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授权总量、进出口总额等均高居全国首位。

“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习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为站在新起点上的广东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广东将继续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向深化改革开放要动力、要空间,始终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

改革攻坚再出发

2012年12月,在考察广东期间,习总书记指出,广东作为沿海发达地区,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暴露得最早也最充分,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性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最痛切也最深刻。广东要继续大胆探索和扎实工作,力争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环顾国内,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跨进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门槛,但同时面临着改革攻坚期、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叠加挑战,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审视自身,广东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大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却更加凸显,珠三角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粤东西北12个城市人均GDP仍然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率先进入新常态的广东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面对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承担的使命担当已然清晰。

2012年12月11日,习总书记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时进一步点题:“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这既是赋予广东的重要使命,也是对全国提出的重大任务。广东要继续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大无畏气概,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改革对广东至关重要,做好新常态下的工作,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必须高举改革的旗帜,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广东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积极探索,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2014年1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的意见》,明确提出10个方面、52项主要改革任务,一幅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宏图”在南粤大地展开。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广东改革开放方向已明,步伐坚定向前。

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5年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广东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行政体制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民生事业改革等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许多重磅措施。

一项项具体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一批批颇具“含金量”的重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把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

“革自己命”的改革往往最难。4年前,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公布了一张长达4.4米的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最快需799个审批工作日。广州开发区以此为契机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如今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完成主流程审批事项最快只需30个工作日。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努力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便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仅2016年,广东就取消170项省市县三级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向国务院审改办建议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73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以来,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到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试点扎实展开,再到建立领导干部干预重大事项登记制……广东一系列改革深入推进,冲破了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这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持久战。

作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广东在全省全面铺开试点工作,蹄疾步稳。优秀法官到一线办案,广东改变行政化审批案件做法,真正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2016年,全省各级法院院庭长直接参加审理案件70.16万件次,同比上升24.72%。

2014年4月,中央纪委启动了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广东为试点并且是唯一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试点的省份。为了推进这一改革,广东围绕“线索处置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要求,明确流程、建立制度,细化报告的范围、内容、时点、程序和监督办法,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查办腐败案件的领导。至当年10月,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纪委全部实行了线索处置集中报送省纪委。试点期间全省共报告和指导线索处置1335条、案件315件,并主动向中央纪委报告省管干部线索处置情况99件。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广东用行动铿锵作答,紧紧围绕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带动广东走向全方位改革,落实总书记嘱托写下了精彩一笔。

——这是面向世界的制度创新。

广东自贸区肩负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制度创新的重要使命。在这片热土上,改革激起了区域发展活力。

“消费者上午订的‘全球购’货物,最晚第二天上午即可送达。”在位于广东自贸区的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区,京东南沙的负责人邓涵告诉记者,这里95%以上的跨境商品实现了通关“秒放”。

如今,广东自贸试验区已诞生了包括“单一窗口”“互联网+易通关”“智检口岸”和“智慧海事”等在内的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有14项属于全国首创。源自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也入选了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这是释放红利的民生答卷。

在广东,随着空气质量的日渐改善,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一份份重磅文件陆续出台实施,这也是广东过去五年民生领域改革持续推进的体现之一。

教育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快马加鞭,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改革创新在南粤大地蔚然成风。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广东牢记嘱托、实干担当,正在奏响雄浑激越的改革续曲、开放新篇。

砥砺奋进开新局

9月5日,陈国庆在江门市蓬江区企业法人邑门式服务中心领到了新公司的营业执照。这也是广东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后发出的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

2012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先后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一系列先行先试经验上升为国家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靠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样要靠改革开放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5月底,在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新起点上再创新局的进军号已经吹响。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向深化改革开放要动力、要空间,始终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并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出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

——矢志攻坚再发力,努力重塑营商环境广东优势,努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

今年5月,粤澳商事登记银政通服务在省内五个地市试点开通,落户东莞道滘镇的东莞某外资公司副总经理陈浩洁喝到了“头啖汤”。随着“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等改革的有力推进,广东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省开办企业时限大大缩短,企业办照时限普遍在5个工作日以内,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电子营业执照、商事登记银政直通车服务相继推开,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为实体经济发展开拓空间。

夏日炎炎,广东的制造业企业却感受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凉爽——2017年8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推出了《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这个‘大礼包’落实后,今年底就能为全省制造业企业直接降成本620亿元,到2020年,累计可降成本2600亿元。”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汉毅表示。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土地确权为突破口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幕拉开。2017年9月,广东《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出炉,提出探索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权在股份合作制经营条件下的体现方式和实现形式等举措。华南农业大学地方法制研究中心主任陈亚平认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迎着改革浪潮,广东踏上新征程。面向未来、砥砺奋进,一幅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在南粤大地铺展开来。

【来源】南方+

【记者】郑佳欣 戴晓晓 王轲 张素圈 朱紫强

【统筹】戎明昌 周志坤

【摄影】张由琼 朱洪波 肖雄 王良珏 鲁力 王荣 叶志文 戴嘉信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