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改革前行”系列述评之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领先世界的伟大政策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0-11 07:00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轮大规模全面改革启动和深化的时期。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改革涉及60个方面任务、336项具体改革措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领域。2013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中国经济改革长期存在而又不易突破的难题。三中全会明确经济改革的总目标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向最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起改革冲锋。

这场涉及面广、系统复杂的伟大改革需要通过一个抓手突破和推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此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承载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任。

从提出经济改革总目标到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年间,是对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开始,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化对中国经济短期与中期存在问题的认识,2015年中央决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经过深思熟虑并尊重客观规律的药方,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目标是落实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体推动和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显然是经济领域升级改造的一个全面战役,是一场持久战。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术任务,就是在短期内尽快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打一场歼灭战。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任务的过程,显示了党和政府对症下药,先治标后治本的政治智慧。前几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杠杆加大的问题,缘自于长期以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比如国有企业是过剩产能、过高杠杆聚集的领域,也是僵尸企业寄生者。导致这些问题的是非市场因素,如果纯粹用市场的手段去落实五大任务,并不能解决行政干预带来的扭曲,反而对整个市场(尤其是民营企业)造成冲击。解铃还须系铃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短期任务则是要用行政的办法快速治标,就像对待一个高烧的病人,医生首先要做的是退烧。战略性与战术性改革目的不同,前者任务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而后者则是局部的短暂的,因此采用的手段不同,效果显现的时间也不同。事实证明,“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顺利推进,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累积的行政干预带来的市场扭曲,为今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也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1980年代里根推动的供给侧改革,原本只是为了解决滞涨问题,但又人为地赋予了改革措施,并形成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不过,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让华盛顿共识的信用破产,而且里根的政策让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落”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需要指出的是,最终带领美国走出“滞”并进入一个经济增长长周期的是1990年代的信息产业革命,是依靠技术革命而非新自由主义。

与仅仅关注供给侧的供给学派不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还注重需求管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推进,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避免走入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的误区。这既是为了稳中求进,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世界经济史表明,如果不能很好的平衡供给与需求、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偏颇任何一方最终都会造成危机。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是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以及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因此,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两个部分的有机统一,即“供给侧+结构性”,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结构性改革。首先,世界经济旧的结构因失衡导致危机,因危机而发生坍塌。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廉价劳动力以及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已经不复存在。欧美在提高储蓄的同时推动“再工业化”,中国则需要更加依靠内需,这次全球性的调整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其次,中国经济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拉动的比重较低,导致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这也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化解。

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经十年,十年间各国政府面对经济增长低迷的困境束手无策。一系列刺激性政策之后,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依然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也尚未积聚,反而加速了全球性的贫富分化。尽管在G20这样的平台上各国就推动结构性改革方面统一了认识,但在全球范围内改革迟迟没有启动。

只有中国除外。中国领导人提出和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球经济结构性调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为世界的表率。结构性改革不仅是让一个经济体脱离停滞与低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国际经济再平衡的结构性因素。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所有大型经济体此前都没有推动结构性改革并取得成效的案例,这更凸显了中国改革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四年多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与再平衡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以日本为例,自1980年代进行结构性改革失败并陷入经济长期低迷之后,日本的改革实际上停滞了,即使最近几年安倍首相提出“安倍经济学”,也是在不触及结构性问题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刺激恢复经济增长。美国自奥巴马政府开始,虽然也提出了“再工业化”目标,并连续发布国家创新计划,但缺乏系统的方案以及执行。事实上,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以至于特朗普总统试图用保护主义强行进行结构性调整,但这会危及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以及美国自身的经济秩序。

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一方面,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比较容易超越具体和局部的利益来凝聚改革共识,不像西方国家受制于多党制以及其背后利益集团的掣肘,在经济改革时陷入长期的拉锯战,无法及时做出正确决策,让问题长期积累而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在确保改革方案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同时,又能通过自我革命突破改革障碍,以长征的精神将一张蓝图干到底,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制度优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是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与矛盾的改革举措,是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增长新动力与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开始,将成为中国经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我们应以全局和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一推动中国经济整体转型的伟大改革。

这项改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前无古人,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项率先的探索;这项改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异常艰巨与复杂,尤其是外部经济环境并不稳定,内部既要经济稳定增长又要推动变革;这项改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推动和实现,需要强大的改革韧性与意志。因此,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以及战略的眼光去认识和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被短期的矛盾与现象所左右所动摇,这项伟大的改革需要党和政府统一领导和推动,也呼唤每一个市场主体和一个个勇于进取的国人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