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后再也不能被那些不切实际的高增长指标绑架我们的经济,阻碍我们经济转型的顺利推进,阻挡中国真正转向一个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经济体系。”10月29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演讲中作出以上表述。
当天,包括刘世锦在内,数十位国内外经济学者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共同举办的第83届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暨2017新兴经济体智库年会上,围绕“十九大后中国转型发展及对世界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众多与会专家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将是我国以“高质量”为目标的新时代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而重中之重是通过深化一系列配套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向高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以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逐步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新路子。
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此,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表示,这一判断和路径指引,实际上是适应我国发展条件和面临的一些约束条件、所产生的一些新变化而做出的一个合理的选择。
“这抓住了中国经济的最大短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人均收入水平还只处于中等偏上,暴露出经济发展的质量短板。我国要走向高收入发展阶段,最关键的也是要提升发展质量,并且需要全方位提升。
此外,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追求,还体现在不再提出GDP翻番类目标。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要推高增长速度,实际上也达不到,欲速则不达。今后的经济发展目标将更多关注就业创业、质量效益、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也对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张军扩分析,质量提升知易行难,需要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尤其是体制和环境必须做到位。
因为,这一阶段发展将是以创新驱动、效率驱动、质量驱动为核心,其对经济体制和环境的要求与之前不一样,所以在改革上一定要有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政府和市场关系方面。
“如果说前一阶段发展中政府的力量作用比较强的话,那么下一步一定要更多的发挥市场作用。”张军扩补充说。
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报告对国有企业、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税收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对此,徐林认为,这无疑是坚定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实现质量效益优先的转型的体制保障。
众多学者亦对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颇有信心。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已有的基础、新的举措和特有的市场容量、政府管理等优势,能使未来中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迟福林预判,未来5-10年,我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城镇化结构的变革和升级,仍将带来巨大的叠加效应,预计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30%左右。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目的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在众多与会学者看来,也成为转型和改革的一个更为宏观也更深层次的指引。
刘世锦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攻下这个‘关’,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则认为,这一过程中,改革将是重要任务,并且国有企业和财政体制改革应成两大改革重点。
刘世锦也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需推动一系列配套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此外,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我以为重点是推动三大变革,目的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三大变革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是问题导向的。”刘世锦进一步分析说,首先是质量变革,中国经济在过去将近40年的发展中,速度很快,规模也已经相当大了,但质量水平还不是太高。
其次是效率变革,中国现在还有不少低效率的地方,比如行政性垄断、经济泡沫和金融风险,其实都是效率不高的问题。
最后是动力变革,中国劳动力总数已在减少,但是经济还要增长,下一步要把中国过去人数多的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所以这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一个基础。”刘世锦说,而针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问题,更加突出改革。
刘世锦进一步分析,第一是要解决好对增长目标的认识和机制问题,“十九大提出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但是没有GDP增长指标,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怎么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要稳定社会、市场和企业家的预期。“这个很重要,十九大报告也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以及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第三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低全社会土地、能源、通讯、物流、融资成本。按照十九大报告,打破行政性垄断、推动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等方面应成为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第四要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战略性重组。这次十九大报告讲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是对过去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讲的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再一次延伸或者提升。
第五要更加重视创新环境建设,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创新主体稳定预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不同阶段集中产品的有效服务、产业配套和创新基础设施支撑等。
最后,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刘世锦指出,中国还要继续吸引外资,但现在并不是因为缺资金,而是缺资金背后的技术、管理、供应链、品牌、营销渠道等。此外,还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这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新的增长点和重点。
(编辑:张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