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国全球投行部主管黄国滨: 中企海外并购资产以上市谋扩张 “走出去”是为更好地“走回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丽娜
2017-11-03 07:00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一些精明的中国企业家,在海外并购的路上越走越远。

“现在中国企业不再是简单地走出去,更多的是投资、并购以后如何将收购的企业做得更好,并成功融入当地社会。这样,中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更好地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欢迎。”摩根大通中国全球投行部主管黄国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坦言。

10月20日,如意科技集团旗下的法国时装集团SMCP SAS(下称“SMCP”)成功在法国上市,招股价每股22欧元,集资金额达到5.41亿欧元。

这距离去年如意以13亿欧元并购SMCP仅相隔一年。如意已成功将SMCP由一家法国本土公司转型成为国际企业。目前,SMCP旗下拥有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两个法国轻奢服装品牌: Sandro、Maje。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些品牌背后的主人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

“现在上市的卖点是一家法国公司打入全球市场,尤其是进军亚洲市场,因此在法国上市招股受到投资者的反响十分热烈。”黄国滨指出。

破解整合难题

一直以来,收购之后如何整合海外资产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一大部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近300宗,约合3000亿美元)并没有创造价值;仅有200宗约合1460亿美元的交易实现了既定目标。其中,交易时机不当、交易选择欠妥以及未做好投后整合都是造成失败的原因。

“现在中国企业并购失败的概率大约是60%左右,并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企业应该更多关注并购的整合管理。”黄国滨坦言。

作为一家传统的纺织品企业,如意通过这宗并购完成了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了全球轻奢服饰品牌商,这意味着公司拥有了更多的增长空间和定价能力。同时,在如意入主以后,SMCP的业绩亦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净销售同比增长16.4%至4.39亿欧元,其中海外市场的净销售占比达到57%,网店销售收入达到10%。

目前SMCP旗下的三大主力品牌在中国内地共有67家门店,已与天猫商城合作推出了两个品牌的网上旗舰店。此外,公司计划今年在中国开放Sandro和Maje的官网。同时,从战略角度而言,SMCP可以成为如意未来海外品牌并购的平台,并拓宽A股以外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这些并购使得中国公司本身实现了转型。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仅要关注交易本身,更多需要聚焦在并购以后被收购的企业如何维持并实现增长,并成为当地的标杆企业。”黄国滨表示,“上市只是一个手段,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进一步扩张业务,满足资金需求或者业务国际化扩张。”

他表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可以充分发挥三重角色,包括提供资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帮助企业拓展中国市场,“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回来”。

黄国滨指出:“欧洲很多企业公司的创始人已经退出,而控股公司的是私募基金这类财务投资者,很难为管理层提供足够的股权激励等措施。以SMCP为例,如意入主之后,便对原有的公司管理层提供了股权激励,并充分赋权给本土的管理团队。”

对于这些海外资产上市地点的选择,他认为,企业管理层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如意)应该有考虑过收购的资产在A股上市,但是我们的调查显示法国市场非常喜欢这类品牌公司,而且如果在A股上市,海外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的障碍。此外,在法国上市可以更好地维护品牌的法国风味。”

形成多赢局面

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资产进入成熟期,这类资产在海外上市有望成为一种潮流。

黄国滨指出:“海外上市形成了一种多赢的局面,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普遍面对好标的越来越少的局面,出售方挑选买方时越发严格。如果中国企业之前在海外收购的资产已经上市,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在未来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占有一定优势。如果可以把收购的企业做大做强,并让当地的经济以及其他持份者(stakeholders)从中受益,这样的海外并购才能长期持续。”

同时,海外收购的资产上市不仅可以实现自我融资的功能,亦有助于对本土的核心管理层提供股权激励,在他看来,“很多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产业链的并购,不同的业务板块单独上市,以如意为例,SMCP可以作为其品牌业务的平台,而母公司仍然继续专注于纺织业。”

今年10月4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收购的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Pirelli),两年后重返米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今年欧洲资本市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IPO项目。意大利财经媒体甚至将倍耐力的回归形容为“溢价重返”。

倍耐力创建于1872年,是欧洲最知名的工业品牌之一。这也显示了中国化工近年来逐渐清晰的“正向收购-反向整合-重组上市”的并购整合策略路径。摩根大通在整个收购交易、融资、重组、上市过程中担任中国化工的买方顾问。

倍耐力在并购之后退市,并对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深度重组,将低端业务分割出去与母公司的业务进行整合并注入A股上市平台,从而实现了价值提升。当时中国化工私有化倍耐力的估值大约80亿欧元,重新上市的估值则达到120亿欧元。

买方顾问的机遇

在2015年9月加入摩根大通之后,黄国滨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定位,摩根大通将成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护卫舰”。作为一个亲身参与中国企业数十年来海外并购交易的资深银行家,他笃信“时机”来了。在加入摩根大通之前,他曾分别在中金、高盛担任投行部门高管。

“很多中国企业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扩张,已成为本土市场的领先者,因此只有通过走出去才能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同时,对一些消费领域而言,品牌、历史传承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因此,海外并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他指出。

据悉,绝大多数投行倾向于选择做卖方顾问,风险较低,交易确定性高。然而,在黄国滨看来,做买方顾问蕴藏更大的机遇。他坦言:“作为买方顾问,我们可以在并购交易中为企业提供发债、风险管理、资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增加交易确定性。”

(编辑:赵海建)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