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严云福:最适合智能制造的是流程型、离散型工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杉 北京报道
2017-11-24 17:20

有没有可能在南沙搞智能造岛?“只要国家有需求,都是可能的。”

“智能制造是一个理想,虽然目前为止什么叫智能制造还没有标准,但是大家肯定都有紧迫感和意识。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己的短板,把目标讲清楚,明白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11月2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2017中国智造业年会”上,振华重工总工程师严云福表示,“我认为最适合的是流程型工业、离散型的工业,让它发挥到最佳。”

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收到明显成效。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去产能的结构调整,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也是蝶变必由之路。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改造升级与创新并举,是大批传统制造企业获得重生的重要途径。部分优秀的中国制造企业还在国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证明了自己。

黑树枝上的花朵,是中国制造企业的砥砺与蜕变。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这是蝶变、涅盘的过程。

参与其中的中国企业们正时刻感受着这些巨变。

严云福介绍,振华重工第一大业务是生产大型港口机械,跟远洋运输和集装箱有关,大型港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9年在50%以上,去年最高达到了82%。第二块业务主要是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大型钻井船、大型挖泥船等,以及海上铺管设备。第三块业务是大桥,比如给美国旧金山建设大桥。

“我们聚焦8大业务,是非常典型的装备制造企业,但是跟民用的又不太相关。”严云福说,一个简单部件重量一般都是百吨为单位,大件可能几千吨,把产品从车间送到全世界用户码头,要有大型整机运输船队,共有630艘重大整机运输船队。

“这么大型的装备企业怎么拥抱中国制造2025。保住世界第一是不容易的,必须通过创新、转型升级。”严云福表示,振华重工着力在6个方面进行了转型升级。

一是在产品方面,由硬件向软件升级,现在以软件为主、软硬件结合的产品;第二是质量的升级,把以前的产品,向精品升级;第三是营销的升级,以前都是卖单机,一个码头系统,一个海洋装备,都是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以前只能拿一批单机设备,现在向整个系统解决方案和总承包方案升级。第四是制造升级,也就是响应中国制造2025,由原来比较粗放的、落后的处于1.0、2.0的加工中心向3.0和4.0升级。第五是服务升级,以前向全球派工程师,现在向线上线下属地化、全球化的及时响应来升级。第六是科学信息化的管理,从以前人工、经验为主的粗放式管理,向科学的信息化管理转型。

对于谈到有没有可能在南沙搞智能造岛?严云福表示,“只要国家有需求,都是可能的。真得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把平时看不见的岛活动起来,需要的时候拉在一起。”

(编辑:袁一泓)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