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博魏洪兴:国内的中小企业离智能制造还有距离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白杨 北京
2017-11-24 22:49

未来3到5年,中国要替换人工的机器人可能是几十万台的规模。

11月24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7年中国智造业年会上,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洪兴表示,很多中小型企业离智能制造还有距离,主要受限于人工成本。因此,他们实现自动化的思路主要是在自己已有的生产线上,用机器替换人。

协作机器人和传统的工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其次是便利性。魏洪兴以其自己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为例说,机器人产品除了在精度、速度等方面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价格。

“中小企业对产品价格非常敏感。如果机器人价格相当于一个工人的一年工资,那企业会毫不犹豫引进机器人替代员工。“魏洪兴说。

此外,在谈及中美智能制造的差异化时魏洪兴提出,近十年,智能手机包括整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国内新兴企业带来了机会。这个机会包括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红利,控制解决芯片和传感器非常低廉的成本,然后用新的思路去设计工业机器人。

魏洪兴进一步说道,以前机器人的规模很小,不太值得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但未来3到5年,中国要替换人工的机器人不只是10万台,可能是几十万台的规模,这就有必要去开发这种新的机器人体系。

中国想在机器人产业上发挥制造业优势,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二是要实现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只有这样,国内的工业机器人才有可能弯道超车,赶超欧美的机器人企业。

魏洪兴还表示,现在过早强调智能制造,其实对中国的发展是不利的。目前这个阶段,国内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并没有达到智能制造的基础,他们第一步要解决的应该是怎么实现机器人化的问题。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非常大,怎么能够通过机器人来替换人,来解决现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企业制造成本的压力,这是优先要发展的。再过20年,基础的工作做好以后,才能真正进入另外一个阶段。“魏洪兴说。

(编辑:袁一泓)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