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并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
“交通强国的内涵十分丰富,物流强国与交通强国紧密相关。”国研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物流体系的完善、结构的优化、功能的提升尤为值得关注,因为它几乎与每个老百姓的生活都相关。
魏际刚认为,物流业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其发展关乎生产、流通、消费、人民生活、国际贸易,关乎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军事能力和地缘政治。某种意义上讲,物流业的发展影响与改变着地区、国家与世界的格局。因此,研究物流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魏际刚提出,建设物流强国,重点需实施好三大战略工程:构建强大、智能、绿色的国家物流系统;打造中国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推动物流现代化。
目前中国物流业大而不强
《21世纪》:为什么物流强国的总体战略设计非常紧迫和重要?
魏际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最大的物流市场,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快递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但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粗放式发展、互联互通性差、全球连接能力弱、物流成本高、质量效益低,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严重不足,传统发展模式与运作方式难以为继。
“十三五”及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全球化、绿色化将深入推进,物流业发展的需求、技术供给、制度、资源环境、时空分布以及国际格局等均会发生重大变化。
工业化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从工业2.0迈向工业3.0、4.0和5.0,驱动以往单一、各自发展的物流业态向联接、联合、联动、共利、共赢、共享的综合物流与一体化物流转变;新科技革命推动着中国从消费者互联网大国向产业互联网大国迈进,“互联网+”形态下的物流方式将会迎来重大变革,加之消费升级和市场细分,电子商务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平台物流、协同物流、共享物流、末端物流、快递、配送等会快速发展,数据驱动将成为物流发展的新模式。
市场体系完善与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将在更广领域配置物流资源,充分竞争的市场将提高物流产业集中度;要素成本上涨、土地、资源环境、安全约束加强,对精益物流、绿色物流提出更迫切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高收入国家,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于民、方便于民、受益于民的普惠物流;中国推动着东西方互动的全球化,以“一带一路”物流为突破口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将提上议事日程。
因此,加快建设物流强国,不仅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国家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和市场繁荣、推进国际化、保障民生,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更是建设制造强国、贸易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军事强国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
到2030年成为世界物流强国
《21世纪》: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物流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
魏际刚:物流业的战略地位正在凸显,物流业战略不仅是行业本身的战略问题,而且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国际国内,统筹城乡,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机遇,以“完善体系、优化网络、调整结构、整合资源、联动发展、一体化运作、价值创造、节能环保、惠及民生”为着力点,以更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为保障,构筑起中国面向未来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
中国物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成为世界物流强国。物流服务体系全面完善,物流网络省际互通、市县互达、城乡兼顾,乡乡有网点,村村有物流。物流结构全面优化,物流服务功能和水平全面提高,物流资源全面协同,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全面联动,物流业与互联网、物联网全面融合,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全面实现,物流国际竞争力全面增强,物流创新全面突破,物流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改善,物流现代化全面推进,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面体现。
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约为8%(2016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9%),拥有5-8家国际竞争力很强的跨国物流企业集团和全球供应链服务企业集团,拥有大量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中小物流企业群体。到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物流强国,引领全球物流业发展。
建议部署三大战略工程
《21世纪》:建设物流强国,需要哪些国家重点战略工程?
魏际刚:我认为,应该重点实施好三大战略工程。
第一,构建强大、智能、绿色的国家物流系统,也就是从总体与长远发展的角度,着眼于国民经济总效率总效益,根据物流业发展的规律、业务间的内在联系、活动的时空范围,通过市场和政府力量的有机结合,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涵盖交通运输、邮政、快递、配送、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等在内的跨行业、跨地区、多层次、全方位联接与协同的综合物流系统。“互联互通、社会化协同、全方位集成、大规模定制”是国家物流系统具有的主要特征。国家物流系统的构建,有利于消除“孤岛”效应,提升全社会物流资源互联互通与综合协同的能力,有利于为生产、流通、消费、各次产业、人民生活提供更优的物流服务,有利于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企业提升能力、为社会节约资源、为国家赢得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生态乃至军事提供强大的物流保障。
第二,打造中国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它是中国连接各国各地区的物流服务体系,服务于中国的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及世界各国的发展。打造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应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变化的新特点,紧紧围绕着新时期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和全球生产、流通、贸易需要,本着“利他共生,共创共享,互利共赢”原则,加强与各国战略对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逐步构建起一个“以中国为核心,连接世界各大洲,通达主要目标市场”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提升全球连接、全球服务、全球解决方案的能力,支撑中国实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造、全球运、全球递”。全球物流体系由“四梁”“八柱”构成,“八柱”,即国际铁路运输网络、国际公路运输网络、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国际海运网络、国际管道网络、国际邮政与快递网络、国际仓储网络和国际配送网络;“四梁”,即全球物流信息系统、全球物流标准体系、全球物流政策体系和全球物流运营体系。全球物流体系的建设,将大大增强中国连接世界的能力,支撑中国实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造、全球运、全球递”。
第三,推动物流现代化,是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未来物流转变的过程,是物流业全面、持续升级的方向。要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理念与模式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要素与技术装备现代化、组织运营现代化、绿色化以及制度现代化。
总体看,中国物流现代化程度较低,国家物流系统有待构建,全球物流体系才刚起步,物流强国的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任重而道远。(编辑 欧阳觅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