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入欧样本 华信如何在欧洲赢得口碑与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布拉格报道
2017-11-30 07:00

华信集团是个颇有意思的样本。

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新闻里常见华信各种买买买,买楼买公司买金融买俱乐部买能源……一系列操作乍一看跟其他中国土豪在欧洲的投资路径并无不同,仔细一瞧,却不尽然。

比如投资不分散,华信120亿元投向捷克,让其成为捷克第一大中资企业,无论是金融行业、制造业、航空领域,还是文化体育方面,CEFC(中国华信英文缩写)或华信两个中文字不时出现,尤其是在捷克的足球场。

是的,华信也“土豪”般地收购了一家足球俱乐部,但与其他中国公司收购欧洲知名俱乐部不同的是,华信并非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收购的是捷克一家历史最悠久却又濒临破产的斯拉维亚俱乐部。此举让捷克民众对这家中资企业的印象大为改观:“噢,这不是个只想来赚钱的中国公司。”捷克人马丁·帕维卡认为,华信此举收获了不少捷克民心。

民心相通可令企业的投资项目更为顺利。华信集团(欧洲)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玛采拉·赫尔达透露,华信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临近签约时,捷方突然提出要发社会公告,征求市民意见,如果存款大幅下降就表明市民不认可,签约即无法完成。“结果消息一公布,银行存款反而大幅上升了10 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在当地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华信在捷克的开拓思路,或能给予中资企业走出海外不少启迪。

斯拉维亚是捷克两个最受欢迎的体育俱乐部之一,拥有超过100万球迷,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该俱乐部成立于1892年。随着1905年著名的苏格兰教练约翰·魅登的入职,斯拉维亚时代正式到来,在其带领下,斯拉维亚在169场主场赛上共获胜134场,而魅登于1905-1930年在斯拉维亚执教期间的429场比赛共获胜304场,俱乐部在历史上共获得17次联赛冠军,1938年获得中欧杯冠军,也就是欧洲冠军杯的前身。从1990年起,斯拉维亚九次成为捷克联赛亚军,三次冠军,最后一次获冠是在2009年。此后俱乐部陷入财务困境,苦寻投资方未果最终进入破产程序。

据华信集团(欧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托马斯·布泽克介绍,2015年9月,捷克总统泽曼在访华期间痛心地谈到斯拉维亚俱乐部的困境。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顶着众多质疑的声音,决定收购这家俱乐部。在叶简明看来,虽然这不是个盈利项目,却是个促进民心相通的项目。

因此华信投入千万欧元偿还俱乐部多年欠债,注资支持重建,花重金留下明星球员并吸引强援加盟,选拔有潜力的球员进行培养,还为球队引入一套先进的球员数据选拔系统。

诸多措施齐下,斯拉维亚球队状态回归迅速,在2016/2017赛季参加欧洲联赛预赛阶段的第四轮。今年又在2016-2017赛季捷克足球甲级联赛夺冠,成就俱乐部历史上的第18个国内联赛冠军。

回顾老板当时的决定,托马斯·布泽克认为相当值得,因为华信为捷克延续传统品牌所做的努力,对捷克足球和文化表达敬意的方式,引起了百万捷克球迷的关注,从而弥合了中国企业进入捷克的文化鸿沟,建立起华信乃至中国企业在捷克的品牌信用。

华信因此受益不少。玛采拉·赫尔达介绍的华信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时的插曲最为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而在俱乐部运营中,华信也收获了更多意外惊喜。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布拉格参观斯拉维亚俱乐部主场伊甸球场时,注意到足球场内部除了两万张普通座位外,配备了620个座位的高级俱乐部楼层,162个座位的贵宾楼层和45个座位的包厢。甚至球场内还包括一家四星级酒店。托马斯·布泽克透露,由于球队实力和状态的回升,目前球队比赛销售情况比较好,上座率颇高,很多公司甚至长期包下俱乐部楼层的座位,作为与高层客户交流联络的方式,其中不乏政要与跨国公司高管,华信相当于借足球俱乐部在捷克搭建起一个广泛的民间交流网。

更值得一提的是,注资并重新管理后的俱乐部,如今不仅重回捷克甲级联赛的巅峰,还让俱乐部运营进入正循环,“很快可以看见盈利的曙光。”托马斯·布泽克告诉记者,随着球队品牌效益的提升、球员的升值和球队运营趋稳,斯拉维亚俱乐部的运营已经接近自负盈亏分界线,预计很快能够盈利,希望将来球队可以参加欧冠杯,靠门票、运动员转会与赞助等都可筹集运营资金,而不再需要华信注资。

由此,斯拉维亚是华信一笔极划算的买卖,花小钱而得益深远。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