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常态”肃清承揽端 投行悄启IPO项目体检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丹 上海报道
2017-12-16 07:00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2月15日,新一届发审委在近两个月共审核首发企业77家,其中25家被否、6家暂缓表决、46家通过,审核通过率为59.74%。

否决率远超今年前三季度。

最为典型的11月29日, 3家公司上会,但无一通过。

12月15日,有受访券商人士表示,IPO严审可能将这一轮新股发行常态化画上一个分号,即之前快速审核、高效审核、高通过率的情况告一段落。

另一份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以来,除了三只松鼠临时取消上会外,仍有16家企业完成审核,节奏依然保持原有水平,甚至略有加快。

但也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是IPO发行与新股发审从严“双常态化”趋势确立的标志。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投行和投资机构不同的应对方案已经悄然启动。

投行积极应对

将市场推向争论高潮的无疑是三只松鼠中止审查的案例。

12月7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预先披露等问题(2017年12月6日修订)》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审核过程中有关中止审查等事项的要求》两则IPO发行监管问答,其中后者做出修订:发行人更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无需中止审查;发行人更换签字保荐代表人、签字律师、签字会计师、签字资产评估师无需中止审查。此外,发行人中止审查事项消失后,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恢复审查申请。也就是说,根据新规,三只松鼠中止审查的理由已经失效。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5家拟IPO企业中止审查,其中50多家属于“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形。

“先缓一下,看看新发审委的审核思路,再完善一下材料”,日前,一位上市券商的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当于对手头项目重新再做一次体检。

他说,新一届发审委不仅否决力度加大,在审核标准上也有变化,相较于换届前“业绩为王”的审查标准,新的审核标准更注重企业是否规范经营,风险是否充分揭示,企业预披露材料是否详细,盈利能力是否真实。

此前,曾有接近监管层的一位券商副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审委现在更加关注发行人的经营规范问题,如补缴税款、行政处罚、诉讼或者仲裁问题等都非常敏感和关注,不再是仅以业绩规模来衡量公司质量,他们会从毛利率的变化上来“追究”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内部控制和财务真实性、关联方的处理、募投项目、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也成为重要考量依据。

“说实话,近段时间发审委的否决力度还是比较出乎我们意料的,有企业方面负责人就抱憾说,只是晚了几个月,收到的结果可能大不相同。我们现在重点放在企业合规材料的补充完善上,当然也不否认,有些企业是想等待审核可能放松的时机”,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IPO慎重并购或更火

按照发审委的工作会议公告,12月13日本来应该有3家企业首发上会,然而,除了三只松鼠因有相关事项需要核查,另一家恒强科技也因被实名举报财务造假而暂缓审核。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近30家上会企业被暂缓表决,其中约半数以上二次上会,虽然最终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能成功过会,但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已相继出现博拉网络和海宁家纺城被否,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审核从严的趋向。

“审慎选择好项目,不贸然推进IPO,是目前投行业内的共识”,一家上市券商的投行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她已转做上市公司并购业务。

其坦言,虽然做并购项目的收益远不及IPO,但现在看难度比以前更小,监管层对IPO的严审会挤掉一些项目走向并购渠道。

“以后投行承揽IPO项目会更加谨慎,尽量不接难以核查、容易出事的项目,包括容易出现财务造假的行业企业。现在发审委已经终身问责,未来投行、中介机构等相关方也会逐渐落实终身追责,源头上的严要求是对后面工作的负责”,她说。

不过,12月15日,上海一家股权私募负责人靳海(化名)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IPO的退出优势仍不可撼动。

他说,IPO和并购是进入资本市场别无他选的两大渠道,作为股权投资方,必然倾向于标的项目优先选择IPO,IPO审核严格对优质企业更为有利,上市进程会更快,市场给的估值会更高。不太确定的项目,可能比现在更多的选择通过上市公司并购,事实上,目前一些拟IPO企业已在悄然寻找匹配资源,包括壳资源,而从目前并购重组审核情况看,也是逐渐呈现常态化发展。

(编辑:李新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