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车企面临分水岭:代工模式是“无知者无畏”?

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上海报道
2017-12-19 07:00

“有时候我们觉得创新最好是没有包袱的,但是有些时候我觉得是无知者无畏。”

12月12日,威马汽车新品发布的第二天,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自然被问到四天以后即将上市的竞品——蔚来汽车。而与威马的自己建生产基地不同,蔚来采用的是代工的模式,不过,沈晖直接了当对代工模式进行了否决。

而同样作为新势力造车,来自传统车企的沈晖的观念更加保守。除了要把生产“捏”在自己手中,在产品的打造上,威马走的也是低成本路线,将产品定位指向大众化产品,而这与蔚来汽车的“高举高打”也有很大反差。

近年来,新势力造车风起云涌,资本接踵而至,其中不乏有特斯拉、蔚来那样的高端定位小众路线,也有定位大众消费如威马、爱驰亿维、小鹏汽车;有自建生产线的,也有代工的。

“目前还未到分出胜负的阶段,应该说大家都有机会,都还在探索阶段,都在试错,所不同的是,相对于传统车企因为没有历史包袱牵制,所以试错的成本会低很多。”业内人士认为。

代工与自产哪个更强?

蔚来新车的上市可谓盛况空前,然而大手笔营销的蔚来汽车在生产上却非常“抠门”。去年,蔚来与江淮签订了协议,蔚来汽车的产品将由江淮生产,也就意味着,高大上的产品和巨额投资发布会的蔚来汽车,产品将由江淮汽车生产。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是真的不愿意投在生产上,这是他的理念,并非钱的问题。”某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都主动找到李斌。

对于生产,沈晖直言不讳表示:“做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车本身就是最复杂的智能硬件,偏偏又与生命和安全相关联。所以我们认为当一个产品打上我们公司的Logo,交给用户,而这个东西并不是我自己做的,我对它没有信心,后果会很严重。”

沈晖认为,“代工实际操作的时候,理论和实际的差别太大了。虽然理论很简单,研发、工艺和营销渠道都在自己手里、产品是代工做的,但在实际上操作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可能导致产品打着你的LOGO交给用户,然后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都算在你头上,我是不放心这样做的。”

有沈晖这种想法的不止一个,爱驰亿维创始人谷峰也是这么想:“代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与合作伙伴的磨合,产能和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这些都是未知数,对于一个新创企业,任何未知的风险都可能会导致你全军覆没、前功尽弃,所以我们要避免任何一个潜在风险。”谷峰说。

而在他看来,除非是因为资金问题,否则没有必要代工,实际上,虽然今年9月底,海马汽车全资子公司与小鹏汽车签署了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并初步确定每年代工生产5万辆。但在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资后,小鹏汽车已经在自建生产基地。

高端化PK大众化路线

在沈晖和谷峰看来,未来的汽车正在走向共享化时代,消费者关注的不是产品有多高端,而是切切实实的产品体验和性价比。

“我们没有去做高端样车,只是配置堆积的车谁都会做,我们要考虑性价比和客户的接受度。”某新创车企高管表示。

威马定位为大众路线的量产车,在曾经任职菲亚特集团的沈晖看来,法拉利比菲亚特更加好做,因为对于量产车而言,一个小毛病就不行。

“中国这个市场比较适合做小米,或者是华为,只要产品做得好,用户体验好,优品美价,直接可以做。但是在欧美国家不一样,特别是欧洲,新品牌是完全没有任何机会的。”沈晖说,现在在欧洲连雷克萨斯都认为是一个新品牌,没有人去买它的。

所以在美国必须要从高端入口,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住,你才可能跑量,也就是说特斯拉的逻辑是正确的。先从上面慢慢走,反正创始人只要有足够的融资能力。

当然,在高端路线的选择上,蔚来也在试图考虑更大众的定位,应该说目前中国市场仍呈现多样性,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有尝试的必要和成功的可能。

体验和产品哪个先行?

蔚来砸钱投营销,高端起步,租赁电池,配置充电车、希望解决电动车使用中的痛点,用超强的体验来俘获消费者。

蔚来投资那么多钱,如果达不到刷屏的效果,那只能说是失败了,确实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某新创车企高管认为,但汽车行业不是互联网行业,靠补贴砸钱能堆出来。产品是根本,换电也好,体验也好,都是基于产品本身的。

“产品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制造更可靠,我们自己想认真地干点事儿。”沈晖说。

沈晖坦言,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资金配比必须有所侧重,而威马是一个产品公司,产品要做好的话,钱肯定要砸在产品上。

威马的资金主要投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研发,目前威马40%是投在研发,研发是指产品的定义、设计、工程、测试;第二是要产品真正做出来,做出来又分小批量生产和大批量生产,这些都是新创车企需要面对的坎。

而无论新创车企采用何种方式,与传统车企相比,新创车企变革的尺度和对新模式的探索,都要大胆和创新得多。

“传统车企虽然也在创新,但其推出一项新技术新应用是非常谨慎的,因为毕竟要考虑是否会影响现有产品和品牌,而新创车企,则没有此顾虑。”

业内人士分析,这也使得新创车企敢于尝试甚至试错,而最终无论走哪条路线,无论成功与否,其过程对整个行业都具有借鉴作用,也将推动行业发展。

(编辑:何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