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贵州黔南自治州三都县,有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水族,他们世世代代在大山的深处、流水的附近耕作和生活。他们的女性勤劳又爱美,用精美的刺绣装点自己和家人的服饰,并以一种叫做“马尾绣”的细腻刺绣来表达对子女的疼爱和对长辈的敬重。
本期《锦绣》,我们前往三都水族自治县,和马尾绣的国家级传承人一起,沿着当地自然山水的脉络,解码精美独特的水族刺绣马尾绣,并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解水族这一个民族的乃至黔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入口。
【一】
我开着车从三都县城出发前往一个叫做“庞寨”的水族村子,冬日的乡野,水稻早已收割完毕,黄色的稻草被整齐地码成一个个草垛。副驾驶座上坐着宋水仙,她是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人。此行我们决定一起前去乡村看她所说的“我的绣娘”。
离开大路,我们拐进一条村中小道,开一会儿就到庞寨村。这是一个典型的水族村子,全村皆为水族人。上了年纪的农人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男子穿着一身深色,女的也是一身深色衣服,但是头带黑帕。今天刚好上赶集,很多人都到几公里外的集市买东西,偶尔见到一些农妇挑着一担红薯叶路过。
村里的建筑沿着小河而建,中间拦蓄一口清澈水塘,几只长着彩色尾巴的鸭子正在凫水。宋水仙对村里已经异常熟悉了,她像一个热心的本地大娘,用本民族的“水话”和村民们热情地打交道。
大约30年前,一个外国人来到宋水仙的家乡,花了500块买了一个旧的马尾绣零钱包。当时宋水仙很惊讶地看到,本民族的老绣片在自己人眼里是很土的东西,但在外界却能卖出不菲的价值,于是也开始在三都县内的各个乡村间走动,收集老旧的衣服和刺绣,顺便也收一些铜鼓、水书、秤子等老物件。
这样的走访,持续了20年,几乎遍及全县每一个村子。用她的话说,脚步踏遍了全县每一个村落。如今她已经50来岁,依然保留着以往走村串寨时的习惯,见到老人就询问有没有留下过去的衣服,但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老早就没有了。
我们穿过村子,来到村后方的田埂边上。贵州“天无三日晴”,三都的阴湿天已持续很多天了,土路颇为泥泞。山间的谷底都是田地,有些已被马重新犁过,整理成菜畦,一些农民和孩子正在种大蒜。也有一些田未翻整,仍布满稻茬,难得闲下来的马在啃食稻茬间的草,见有陌生人走近就远远地嘶叫。
大约在10年前,因为能收到的衣服越来越少,有时候好几天都收不到一个,宋水仙就中止了收集工作。但她手头已经积累了太多的衣服,于是她建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将衣服连同其它老物件陈展出来。2006年,水族马尾绣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宋水仙也成为这一项目的两名国家级传承人之一。
她和我之前见到的刺绣传承人很不一样,相比于自己埋头苦绣,宋水仙显然更具有经营的意识,她更热衷于将马尾绣进行产业化。为此她还注册了一家公司,主要的股东是她和两个儿子,她是公司的董事长,她的名字也注册成为品牌。通过多年的积累,她已经能够从市场获得一些订单。
庞寨村里便有一名妇女,正等待宋水仙的到来。这位绣娘已经花了一个来月多的时间,把几幅用于装饰的马尾绣作品绣好了。我见她拿出绣好的作品,将折起来的布片轻轻打开,上面是水族传统文化题材中常见的蝴蝶、凤凰、花草、生命树等。
相比于平绣等绣法,马尾绣最大的特点是它带有一种凸起的纹理感,像是镶在布上的浅浅浮雕。绣娘将几根马尾用白线一圈圈缠绕,马尾被包裹起来,成为较扎实硬挺的白线,然后盘绣出一定的轮廓——好比素描的外部线条,然后在轮廓中间,以不同的颜色、用双针绣的手法进行填绣。
在三都县里,马尾绣最集中的地方在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南部乡镇的水族村寨里。这些村寨中,和宋水仙保持合作的绣娘超过百名,其中有20来名手艺精湛,和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把绣花的工作分散到不同村子的不同绣娘手上,再把完成的绣品转交给客户,而绣娘能够从她这里获得相应的报酬。
【二】
在广西、贵州交界的地带,是苗、侗等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水族是若干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他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总人口约40万人,将近七成居住在黔南州三都县。三都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水族自治县。
和这一带其它少数民族类似,水族人也以耕田种地为主要的营生,也住在干栏式的木建筑里,也以自己酿的酒和动听的酒歌来招待远方来客,水族的女人也以质朴的针线和勤劳的手织锦绣花,装点颜色单一的粗布。
宋水仙出生于三洞乡一个叫板闷的地方,和其它水族女孩一样,宋水仙和她的姐妹们,平时要放牛、放马、养猪,帮助大人上山砍柴,在懂事的年纪就拿起针线做刺绣活了。大人在很忙碌时,也常把简单的缝补交给年幼的姑娘。“农闲的时候,放学的时候,只要有时间,都是拿针的时候。”
马尾绣是水族人世代传承的刺绣技艺,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刺绣技艺之一,有刺绣“活化石”之称。宋水仙说,马尾绣因为用到马尾,而且更为费时,因而被视作是比较贵重的一种绣法。但并不是所有水族人都用马尾绣、都会马尾绣。三都北部很多水族村寨的女子并不做马尾绣的。但是板闷村的女孩,却是什么绣法都会的,会马尾绣、平绣、贴布绣,都有人在做。
后来,宋水仙嫁到了同乡里一个叫“板告”的村子,板告村最大的特色是全村女人以绣马尾绣为主,所以被称为是“马尾绣之乡”。嫁到这里以后,宋水仙就专门做马尾绣了,她也从婆家的母亲、祖母那里学会了更多的马尾绣技法和经验。
她记得板告村里有一个集体大粮仓,在农业公社的年代,全村的粮食存放在这里。到她嫁到板告时,土地已经包产到户了,大粮仓就空了出来。“下雨的时候,上不了山,砍不了柴,我们大家就在大粮仓里,一边刺绣,一边聊天。有的人在绣背带,有的人在做围腰,有的人在纳鞋垫,有的人在做绣鞋花。”
在娘家的时候,女人们往往会独立完成一件作品的所有工序。但在板告村,马尾绣已经形成了分工的习惯。“马尾绣也有很多工序,有的人就用线把马尾缠起来,变成很好看的白线;接下来用这个线在布上做固定的轮廓;再接下去的刺绣也还有很多工序。比如绣一条背带的工序,就多到十几个。”
听起来和现代的流水线作业有点像。马尾绣是水族刺绣中的精品,在传统中被当作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人们都希望能够拥有马尾绣的用品。另外,在婚嫁习俗中,是否掌握较好的马尾绣技法,也是人们评判年轻的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一个水族姑娘出嫁的时候,通常会带马尾绣品陪嫁,如果能有个三五件,那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但由于马尾绣绣法过于复杂,有些人家如果自己做不了马尾绣,就会选择通过购买来弥补,于是就在水族内部,产生了针对马尾绣的市场需求。板告村的很多马尾绣成品,比如小孩的背带、老人的尖头绣花鞋,便是在集市上销售出去的。今天来看,宋水仙组织不同村寨的绣娘刺绣,何尝不是板告村过往的刺绣生产模式的再现呢。
【三】
南方的水稻种植地区,耕牛往往是农民的主要帮手。我记得之前在黔东南黎平、三江、雷山等地的侗族村寨走访时,见过了大量的耕牛。侗族人用牛耕田,训练水牛互斗,他们吃牛瘪,还偶尔生吃牛肉。
三都距离黔东南其实并不远,但就我沿路以及多个村子所见,这里的马比牛多。也许马在水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马是当地农业的重要动力来源,它不仅是运输工具,也被用来拉犁,是劳作工具。
宋水仙记得,在以前水族里有人去世的时候,后人都会宰杀一匹马与之陪葬,但却会把马尾巴割下来,留着用。不过我在其它的文本里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记录,而且这种丧俗就算有也已远去了。
马尾巴的长毛,纤维长、拉力强、耐磨耐湿,而且不易折断,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用途,它被用于制作衣服的衬布,丝竹乐器的弓弦,或者毛刷。而水族人则用它来制作马尾绣。
马尾作为对先人的思念的寄托,被包裹进白色的线条内,出现在幼儿的背带或者长者的腰带、绣花鞋之上,配合上丰富的颜色和针法,绣成代表一切生命之源的“生命树”,或是生机勃发的植物和动物,生命轮回,刺绣代代传、代代用,这里头隐藏着水族人对家庭、人生和生命独到的理解。
而且,马尾绣也成为了记录水族历史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水族马尾绣图案中,有一个典型的题材是五只凤凰组成的一幅画。宋水仙说,这里隐藏着水族的一个传说。传说是这样的,古时有位父亲生了四个儿子——这幅马尾绣上的四只凤凰就代表这四个兄弟,由于人多了,田地不够用,父亲只好让几个兄弟迁到不同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土地,在丰收和节庆时,兄弟间再轮流走动维系情感。
这个传说里,背后是水族作为一个从外地迁徙而来的民族,对于田地和发展的隐忧。古老的水族在殷商之后从中原迁至岭南,又在秦统一中国后迁至黔南、桂北等地。黔南山多地少,并且其它的世居少数民族也不少,水族人需要在崎岖的山地中找到安身之地,还需为子孙留足发展的空间。
宋水仙说,水族的先民是打仗的部落,他们骑着马四处征战,所以水族人和马有着天然的联系,然后在迁徙过程中,马逐渐演变成了水族人的农业劳作的重要工具。而流传至今的水族端节的赛马活动,是南方民族绝无仅有的习俗,而且也被认为和水族先民在发祥地的征战遗风有关。
端节是水族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水族人自己的春节。水族的“水历”以农历九月为一年之首,每年九月初一迎来端节。每年端节前后,水族村寨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杀猪宰鸭,开塘捉鱼等,还要进行庄重的祭祖仪式,而赛马活动是端节庆祝活动的高潮。
有意思的是,水族端节赛马的民间传说同样和寻找新的耕田有关。传说,从前水族有的几个兄弟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又到红水江上游的,有到了广西南丹的,也有来到现在的三都的,兄弟们在定居后约定每年稻谷成熟时相互走访、庆贺丰收,由于交通不便只能以马代步,也因此形成了养马、爱马、赛马的习俗。
【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已不再穿传统的水族服饰。刺绣对于新一代的姑娘们,不再是必须掌握的技能,马尾绣在水族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今天一些水族村寨里,会刺绣的人已越来越少,做水族绣的则更是只存在于部分村落里,且多数是四十岁以上的妇女。即使是在村容变化不大的村落里,也再难看到绣娘在房前屋后绣花的场景了。
往昔的场景,现在只能通过古旧的物件来回忆。宋水仙在三都县城的收藏馆,既是水族马尾绣的博物馆,也是一座水族文化的小博物馆。这是一座两层半的木房,也是她的家。她记不清自己有多少藏品,只说至少上万件,约六成是马尾绣品,这些都是她过去走访村寨时收来的。这个收藏馆里,最多的东西是马尾绣的背带、帽子和绣花鞋。这三件东西,也代表了传统水族马尾绣的主要用途。
水族马尾绣的刺绣流程非常繁琐,光是缠绕定框的白色马尾线就非常细致。这种线以白色纺线缠绕马尾,然后为刺绣的图案定框。马尾质地较硬,不易变形,使绣品呈现出浮雕的感觉;同时,马尾不易腐坏,经久耐用。所以,一幅成功的马尾绣是不应该看到马尾的。之后还要经过“填心”、镶边、订“金钱”、装订几个流程,运用绣、挑、补、梭等多种技法。一条幼儿的背带,需耗费的流程有十几道,每一道都需付出耐心,大约要一年才可以完成。
因而水族的马尾绣是弥足珍贵的。事实上,在过去,马尾绣被几近严格地限定在婴儿的背带、帽子,长辈的绣鞋上,最多也是一些挂在马尾绣上的零钱包等小物件。
水族人有很深的敬孝老人和爱惜子女的传统。体现在马尾绣上,传统的水族女孩穿的衣服,围腰都是普通的平绣或其他绣法,但他们出嫁要为婆婆准备珍贵的马尾绣尖头鞋。
水族人对孩子的爱,更是集中地体现在马尾绣上。宋水仙的藏馆里,大量的绣品都是小孩的背带,做工非常精致。每一条背带上,还要订上很多半径接近黄豆大小的“铜钱”。水族人相信,铜可以辟邪,人们希望孩子用上这样的背带可以健康成长。
刺绣的图案,也大部分有寄望孩子健康、富贵的意思。宋水仙拿出一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背带,上面有个这样的刺绣图案:一条线条流畅的丝带捆着两个圆轴。宋水仙说,古时的书是竹简,所以两个圆轴是书,丝带既是捆书的带子,也代表闪电。闪电,在水族的传统文化里,同样有避邪的功能。
水族的童帽也非常讲究。帽子顶部是精致的马尾绣,帽子前檐装饰一排绣片,后檐镶银铃挂饰。不管是马尾绣的图案,还是银片的形状,都是一些吉祥如意的意向,寄托了父母希望子女健康成长的愿望。
勤劳的水族女人给孩子和老人做马尾绣,但自己却不用马尾绣品。而宋水仙希望在传统的用途之外,找到马尾绣新的用武之地,她尝试将马尾绣用到衣服上,比如作成新娘的嫁衣。“我把马尾绣的衣服穿到大街上,好多人说,这个女人疯了。”但她不断尝试,试图让马尾绣变的时尚起来,甚至尝试绣在皮包的表面上。
今年,宋水仙的小儿子从外地回来,和她一起运营公司,大儿子和儿媳也加入了进来。一家人分工明确,在藏满马尾绣的家里,一次次地开会,尝试设计符合现代人的马尾绣图案和马尾绣的物件。他们希望让现代创意和传统马尾绣结合起来,并用市场的力量,为马尾绣打开销路,既让乡下的绣娘增加收入,也让这项水族特有的技艺更好更久地传承下去。(编辑 刘川)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