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机器换人” 可获购置费10%财政补贴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尔德 杭州报道
2017-12-22 07:00

浙江在积极推进“机器换人”和“机器人+”行动。

12月21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浙江大学、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杭州)第三届国际机器人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

在此次论坛上,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表示,浙江省2016年在役的机器人有4.2万,占全国的12%,目前居全国第一。根据统计,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52台/万人,大大高出全国30台/万人的平均水平。

“预计到2020年,浙江在役工业机器人拥有量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20台/万人以上。”凌云分析,这虽然高于全球69台/万人的机器人密度水平,但仍低于韩国531台/万人的机器人密度水平。

根据浙江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到2020年,浙江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建设若干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机器人产业园或特色小镇,机器人整机与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成为引领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与增长极。

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机器换人”战略之后,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

“目前,浙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由此培育了一批机器人企业,但是这些企业还在成长过程中,还没有培育成非常强大的机器人企业。”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

根据有关统计,浙江省近三年新增加的机器人企业就多达150余家,这也造成机器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对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无论是浙江省政府,还是浙江大学,还是科学家工程师、工匠,最好由下往上地考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关键是怎么落地、产业化在哪里、第一个订单在哪里”。

根据《行动计划》,浙江将组织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从部分环节单台机器人应用向整条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改造发展,实施“机联网”“长联网”等以智能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百项“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省级示范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计划支持。

凌云介绍,浙江要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通过应用来促进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发展。推进“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健康”、“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其他领域”。

凌云透露,浙江省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推广机器人的应用,对企业购置的工业机器人按购置费的10%进行财政补贴,机器换人的公司都可以享受这一补贴政策。

与韩国开展产业合作

对浙江乃至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正好为产学研界“走出去”、“引进来”带来了新的时代机遇。

因此,在此次论坛期间,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ZRIA)将与韩国大庆机器人企业振兴协会、韩国机器人产业振兴院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

按照双方协议内容,中韩双方将在杭州建设和运营韩国机器人中心(下称KRC),以促进中韩两国间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ZRIA协助韩方在杭州合作建设运行KRC。中方将在政策法律、海关税务、人员招聘等方面予以支持。

同时,这次合作将建立中韩双方在机器人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及政府之间联系,并制定定期交流制度等,以推动中韩机器人产业共同发展。

资料显示,2015年,韩国以531台/万人的机器人使用密度排名全球第一,领先新加坡(400台/万人)和日本、德国(均为300台/万人),美国和欧洲多国均在200台/万人以下。

对此,磐谷创投清洁技术投资总监张弛表示,中韩之间的合作可以帮助浙江向韩国学习“机器换人”的经验和先进机器人制造的经验,韩国的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将在浙江寻找到自己的市场,从而实现“双赢”。

(编辑:吴红缨,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wangjk@21jingji.com;wuhy@21jingji.com)

王尔德

研究宏观经济、电动汽车、环保和新能源。著有《改革:新经济政策向何处去》。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