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宏动力主打快充: “小而美”如何才能上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 纪伟 北京报道
2017-12-26 07:00

电池企业争相涌入,阵营划分初现雏形:一是研发实力和体量都比较大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二是研发实力比较强,但体量比较小的企业,如微宏动力等;三是研发实力不是很强,但体量比较大的企业。

在国内优质电池短缺情况,那些具备技术实力较强但体量较小的企业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11月10日,微宏动力市场副总裁宋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宏动力在电池行业是一个后来者,我们从2006年开始建立公司,主要是以研发为主,寻找新的电池发展方向,直到在2009年才有产品推出。”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及储电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致力于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之所以先切入公交领域,微宏动力有自己的理解。宋寒表示:“按照微宏动力的理解,若要实现交通电动化,首先要从公共交通开始,因为公交是定点的、定线的,所以我们选择了钛酸锂电池,其可以做到十分钟的快充,寿命也非常长,根据我们测算该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要多十倍以上的寿命,基本满足公交车的需求。”

快充是亮点

早在2008年,因为北京奥运会的原因,微宏动力曾生产过磷酸铁锂电池,到目前为止,微宏动力电池经过几次迭代,仍主要应用在大巴车上,但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已经过剩,发展处于瓶颈,微宏动力并没有继续采用该电池。

但国内发展钛酸锂电池环境尚未成熟,按照微宏动力在欧洲实践经验,对快充实际上是相对认可的,同时在国内一些公交公司也比较认可,但是碰到主要问题就是补贴,因为技术路线不一样,这种类型电池享受到补贴相对较少。

对此,宋寒提到:“2009年到2013年国家政策出现一些变化,实际上生产钛酸锂电池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如对环境的要求、电压的限制等,再加上材料本身原因,所以电池价格比较就贵。后来我们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国外,在英国、比利时等一些欧洲国家大概有1500辆车在用我们的电池。”

同时,他坦言:“国内的公共交通市场不得不按照政策去做,所以我们不断地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特色,就是快充、长寿命和安全性高,这是与其他的电池厂不一样的地方。”

从微宏动力发展来看,在最初涉足快充领域时,很多人是不认同的,首先面临是电池能不能实现满足快充需求,其次是电网能不能满足要求,因为那时候都是低功率的充电,直到2013年,业内开始慢慢接受快充这种理念。

曾有专业机构对微宏动力电池做过测试,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一年循环一万一千次左右,寿命衰减不到11%。钛酸锂电池的单体通常在两万次循环后,寿命衰减20%左右,但是电池成组形成一套电池系统后,其寿命衰减就会降下来一些。

对此,宋寒表示:“电池是一个平衡体,当不断去满足它的能量密度,那必然会牺牲快充的特性。其实,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寿命、安全性等特性都会下降。所以,我们在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同时,还要保证快充、安全性等因素。”

成本制约规模扩张

电力电池行业内普遍认为,明年的电池成本会有下降,但补贴也会降很多。宋寒表示:“从去年到现在,电池成本已经几乎下降了一半,其中一部分是外部原因,另一部原因则是企业内部在技术、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并且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也可以降低成本。”

早年,微宏动力也将电池供应到乘用车领域,计划在出租车市场进行推广,但由于车辆底盘空间有限等方面原因,还有没取得较大成果。同时,业界现在出现有关续航里程的争论,即要不要做那么大的续航里程,因为以现有技术条件,提升电池的续航里程并没有问题,但要批量生产就会碰到很多问题,会影响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谈到目前全球做的比较好的电池企业时,宋寒表示:“松下电池是目前行业里电池做的最好企业之一,生产一致性非常高,其PBM就是生产一百万个电池,只有两个会有问题。反观国内PBM会在200个左右。但也要看到,即使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电池,碰撞时仍出现不少电池燃烧事故。”

在宋寒看来,电动汽车在私家乘用车的推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抛开限号、限行等因素,大部分消费者没有意愿主动去购买第一台车为电动汽车。从技术水平来看,现在电动汽车仍没有能力与传统的燃油车去竞争。

同时,消费者还没有养成使用电动汽车习惯,并且充电站的建设也跟不上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因此宋寒认为,乘用车不一定需要快充,但要具备快充的能力,如特斯拉,其电量三十分钟可以充到80%。

为扩大规模,乘用车必然成为微宏动力重点投入的领域。宋寒表示:“松下与三星技术水平很强,为提供给乘用车,其电池均是在高能量、高密度方面提升,因为我们知道未来最大的市场还是乘用车,所以微宏动力并没有放弃它,未来还会加大投入力度。其次,汽车电动化肯定是乘用车的电动化,而不是商用车,但商用车在短期内可以帮我们进入交通领域,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

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差距还比较明显。宋寒表示:“在生产成品的一致性,国内电池企业做得并不好,但日韩电池的制造能力是很好的,其生产的合格率也非常高,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使产品品质得到保证,并且成本也得到很好的一个改善。”(编辑:周开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