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6.7%,为深化改革留出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定军 ,顾月冰 ,张雅洁 北京报道
2017-12-29 07:00

尽管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仍会相对平稳,但高速增长的目标已经让位于高质量增长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预期,有利于推进深层次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目标。

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增长无忧。

“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都没问题,所以主要的任务放在高质量发展上了。”12月27日,中国社科院工业所研究员李钢在分析2018年的经济形势时说。

国家统计局将在2018年1月公布2017年经济数据。根据《China Economist》公布的2017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研”,近60%的经济学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8%左右,近八成经济学家预计2018年经济增速为6.8%左右或者略有下降。

目前各大机构纷纷发布对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包括摩根士丹利、中国社科院、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摩根华鑫证券等预计明年经济增速与今年接近,以6.7%的预期为多。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无忧,但是从长期看中国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加快改革仍迫在眉睫。

原因是,考虑到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老龄化程度加深,中国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牺牲环境、资源消耗来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中国经济主要靠科技进步以及制度变革来寻找新的动力。

消费成经济压舱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9%,其中第三季度略微下降,为6.8%,全年实现6.8%增速的可能性非常大。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不错,与外需的贡献率高有关系。

“经济之所以不错亮点主要在外需和消费上,外需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增长超预期,消费主要来自于今年企业效益改善,居民收入提高的滞后效应。”李慧勇说。

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25.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出口1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进口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9%。

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发生了变化。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7%,这与2016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是-7.8%不可同日而语。

除此之外,今年前11个月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在于工业、投资、消费等其他数据也相对稳定。

2017年1-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去年全年6%的增速。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7.2%,略低于去年全年8.1%的增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10.3%,和去年全年10.4%增速持平。

对此,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中国经济走势越来越平稳。2017年全年总体来看稳中略降,预计今年全年增速6.8%,到明年也只是略微回落到6.7%。从15年到今年,几年间经济整体在走L形的一横,整体波动没有超过0.1个百分点。

“也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稳态,在2018年也不会轻易的被打破。”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15年以来经济增速稳定,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占到了六成左右,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目前投资增速尽管放慢,但对于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原因是,投资中有大量的土地费用,这些无法形成固定资本形成额,虽然投资占整个经济约八成比重,但实际对经济贡献率非常有限。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不过,中国经济短期尽管无忧,实际上从中长期看仍有巨大的下行压力,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

比如以高杠杆率(高负债)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无法持续。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此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都提出2018-2020年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首位,是三大攻坚战之一。

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宏观杠杆率仍偏高,且没有明显的下降。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2016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名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研究员杨志勇指出,2015年,中国政府的总资产超过125万亿元,大口径计算的总负债大约60万亿元,中国政府资产足以覆盖可能的负债,中国财政状况总体健康。“2015年政府财政净资产达55万亿元,远超很多净资产为负的发达国家。没有风险的原因是国家净资产很多。”他在12月27日发布《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2017)》报告时说。

不过,中国整体宏观杠杆率仍在上升。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实体经济总杠杆率为239%(负债与GDP之比),高于一季度的237.5%、二季度的238.2%。三个季度累计微升1.5个百分点。

在结构上,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今年三季度为154.8%,低于一季度2.9个百分点。但是居民三季度杠杆率为48.6%,高于一季度2.5个百分点,政府杠杆率为38.1%,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其中国企去杠杆收效甚微。地方政府杠杆率持平,止住了飙升势头。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去杠杆做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12月23日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指出,明年财政政策要保持积极的取向,特别强调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近几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过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的总闸门,这也是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总闸门。有人把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解读为放弃去杠杆,这是一种误解和误读。包括去杠杆在内的“三去一降一补”是今后五年都要坚持的任务。

根据了解,降低杠杆率意味着广义货币目标,以及信贷和融资指标都要下调。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就预计,2018年广义货币目标增速可能为9%,低于2017年12%的增速目标。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如果广义货币M2增速在2018年有所回落的话,对经济影响不大。国内整体不缺流动性资金,以前资金在虚拟经济中较多,这一次去杠杆,主要是让资金脱虚向实,更多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这样流动性不会出现明显的紧张。可能短期整体的融资成本会上升,但这有利于结构性的调整。

加快改革迫在眉睫

尽管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仍会相对平稳,但高速增长的目标已经让位于高质量增长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预期,有利于推进深层次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目标。

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国是论坛2017年会”上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第一条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包括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实质是要素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大数据等生产要素,在产业、企业、城乡、区域间的配置出现了失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校正要素配置的扭曲,生产要素按照市场机制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部门、区域和企业,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研究员娄峰认为,最近几年中国全要素增长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已经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虽然今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略微升高,但是难以长期持续。未来几年,全要素生产率还是保持一个平稳或者略有下滑的状态。

娄峰认为,中国经济过去增长靠低人力成本,以及低资源能源要素成本和资金投入实现高速增长。目前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中国低劳动成本的优势已经消失。随着中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重拳解决环境生态问题,资源能源低价格时代已经远去。未来要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提高技术对经济的贡献,以及制度改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为此,娄峰认为,中国下一步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夯实经济增长基础。从劳动力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转变,同时要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前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18年的八项重点工作,还包括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而无论是解决高房价问题,还是解决收入差距以及教育资源分配问题,都期待更深层次改革。

中国社科院工业所研究员李钢认为,国家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增加持有较多房产的成本,同时要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医疗、收入等问题。“这些改革需要加快。”他说。

(编辑:耿雁冰)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