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实质进展: 金稳委落地运行 地方金融办升级为“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奇;谢水旺 北京、上海报道
2017-12-29 07:00

金稳委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金稳委的主要职责和近期工作要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其主要职责关键词为“统筹协调”、“分析研究”、“风险应对处置”、“监督问责”等。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7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表示,金稳委未来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影子银行;二是资产管理行业;三是互联网金融;四是金融控股公司。

2017年即将结束,不过全年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已迎来实质性进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稳委”)落地运行,金融监管更具全局观;地方金融办补位监管空当,加强类金融监管。

据了解,本轮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当时指出,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之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引发探讨,截至2017年中市场已提出合并“一行三会”,合并三会,合并两会等诸多参考方向。

2017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设立金稳委,该机构于11月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央行官员多次表态“凡是金融都要纳入监管”,2017年10月地方金融办加速变“局”。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我国金融监管架构由原来的“一行三会”演变为“一委一行三会一局”。这一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解决跨部门监管协调困难以及监管盲区并存等问题,有利于规范金融创新活动,有利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稳委落地运行

金融监管体制需要变革的一个深层次逻辑是:近年来金融业混业发展加速,但监管体制仍主要是分业监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直言:“这些年金融交叉、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机构、业务、交易结构、资金都在融合,虽然实行分业监管,但机构通过各种通道业务、平台合作等不断绕开监管。”

最开始市场预期的合并“一行三会”等均未最终落地,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金稳委。彼时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考虑到目前整个金融监管环境,进行大规模调整可能不是特别好的窗口。设立金稳委实现在机构设置较少变动的情况下,起到协调、统一监管的作用,这样会更加合适。

2017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宣告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金稳委主任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兼任。分析人士称,国务院层面类似的议事协调机构较多,考虑到金稳委办公室设在央行,其组织架构可能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更加类似。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央行将成为金稳会的主要对接机构,央行金融稳定局将成为金融稳定发展政策的主要贯彻执行机构。

金稳委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金稳委的主要职责和近期工作要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其主要职责关键词为“统筹协调”、“分析研究”、“风险应对处置”、“监督问责”等。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7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表示,金融委未来将重点关注四方面问题:一是影子银行;二是资产管理行业;三是互联网金融;四是金融控股公司。

“资管新规就是金稳委很明显的动作。”光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称,“金融混业监管态势已经越来越明确,未来大家会慢慢看清楚,毕竟监管不能太急,像今年二季度的监管后续也是有所缓和的。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监管推进应该是平稳有序的。”

徐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资管新规是金稳委正在做的事情,也会是明年的工作重点。截至2016年末,剔除交叉持有因素后资管行业规模约60多万亿,规模较大且创新较多,不少机构打着创新旗号监管套利,因此理顺大资管行业无疑为化解风险重点工作。“目前资管新规方向已明确,消除多层嵌套、净值化管理这些方向都很正确,目前监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保证过渡期平稳。”

“明年‘两会’后金稳委会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端倪,因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监管来讲属于证监会范畴,按内容来看属于金融市场,不属于货币政策,但是本次会议将货币政策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一并表述,因此可能意味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属于货币政策相关内容,反映出金稳委要起作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地方金融办升级

2017年11月,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目前地方金融监管普遍存在三大难题。

具体来说,一是近年来出现大量新兴金融业态,监管办法相对滞后,监管职责不太明确;二是监管队伍编制和实际监管工作需要不太适应,如果要监管到位,还要大量增加队伍的力量,但目前编制紧张,如何调整,还需认真研究;最后,面临很多金融风险和案件的处置,必须配备相应的执法力量,早发现、早打击,但目前缺乏监管手段,没有明确执法权。“从地方金融监管职能来看,担子越来越重;从中央决策部署来看,要求越来越严。”邱亿通表示,“地方金融监管普遍存在三大难题:监管职责不明确、队伍编制紧张、缺乏执法权。”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中央要求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包括地方金融办、地方金融工作局等)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由此,监管职能将持续加强,与一行三局(地方人行、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形成错位监管和补充。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山东、江苏、深圳、浙江等地区正在进行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的工作,目前部分地区已有一些初步的进展。

首先,明确监管职责。明确“7+4”类机构,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7类金融机构和辖区内的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所4类机构的资本监管、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的三大监管职能,将由地方金融工作部门负责。对于租赁、保理等“类金融”行业监管,将由银监会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监管法规,并由地方金融办负责监管。目前,监管机构正在对各地租赁、保理机构进行调研。

比如,2017年12月中旬,深圳市金融办(深圳市金融监管局)更新其主要职责,将融资租赁、保理、典当等类金融业务划入其负责监管范围,这意味着地方金融监管改革进一步破局。

其次,扩大队伍编制。12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前往江苏泰州实地探访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试点。泰州市金融办获得金改红利,得以扩充队伍编制,这较为少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兼金融办主任陈锋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州市金融办原有编制9名,在岗4名。随着金改试点的获批,去年底,泰州市政府加快市金融办实体化工作。截至目前,泰州市金融办增加至6个处室(事业单位)和23名编制。最近,面向全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年内有望到位。

最后,地方金融立法,争取金融办执法权。山东已开展相关地方金融立法工作,《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于2016年7月正式实施;今年11月底,浙江提出加快省级地方金融管理立法,研究制定《浙江省金融管理条例》;近日,《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并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比如,《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对地方金融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入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实施现场检查。“河北这个算是有了执法权了。我们也在等省里的安排,需要省级人大立法。”华东某地金融办主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没有立法,没有执法权,我们无法进入地方类金融机构检查,进去了,机构也可以拒绝。”(编辑:闫沁波)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