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交易员的2017:放下执着,稳健防御

21世纪经济报道 姜诗蔷 北京报道
2017-12-29 07:00

201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逐步走高,一度突破市场预期的4%高位,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则突破5%;信用债收益率也同步上行,且信用利差扩大……

这一年,金融监管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从传出消息到最终落地,政策的趋势使债市跟随调整。

在这个背景下,市场预期不断被打破继而重塑,但无论如何,2017年的“债熊”已成定局。

交易员们或许早已放下执着,“稳健”、“防御”则成为他们全年主导二级策略准则。

严监管下的上半年

事实上,2017年债券市场开篇便延续了上年末跌势。

数据显示,1、2月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迅速上行,从3%上行至3.5%的高点。

此后,二季度市场情绪一直谨慎。5月,债市收益率在4月开始发酵的金融监管消息带动下连续拉升,国债期货不断刷新跌幅纪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从4月底开始,5年期国债期货TF1706合约连跌7日,回调幅度创近两月最大连续跌幅;10年期国债期货T1706合约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为1.11%。

调整原因被归为,短期流动性偏紧及逐步趋严的金融监管,对债券市场将持续调整的预期十分普遍。

在配置上,不少机构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的过程中均提及,当时就已经调整了投资策略。

“我们的投资策略已经调整为防御策略,对二季度市场的判断也是债市转牛的概率较低,不过下跌中也存在一定配置机会。”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三季度“跌到麻木”

及至三季度,债市迎来年内最猛烈的一轮调整。

10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上行,直至11月14日打破4%,超过此前两轮调整幅度。

“前几天还在说3.8%顶点,但现在就到了4%,”12月28日某商业银行债券交易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那段时间大家基本跌习惯了,谁也说不准哪里是顶。虽然对下跌有预期,但没想到跌速这么快。”

“我去路演也不会拍一个点位出来,因为很难判断,就跟你说大盘涨到多少点,没有人可以说得准。其实趋势比较重要,看它震荡上行,就干脆不去碰它,到现在这个位置,我觉得一整年,短端收益率挺有配置价值。” 前述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让市场担忧的重要要素得以释放。

“靴子落地,当然得涨”,这或许也是后续市场出现小波回调的体现。

不过,在不少机构人士看来,资管新规比预料的更严格,影响并不能说完全消散。

“回顾2017年债券市场,主要感受是货币政策的稳,监管政策的严和国内经济的复苏韧性。年初,我们对于经济的判断并没有大多数投资者那么悲观,因此全年保持较好的防御姿态,投资端以短久期品种为主。”12月28日,泰达宏利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王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靖复盘全年策略时指出,鉴于对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担忧,严格筛选可投资信用债,在短端利率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杠杆投资策略已经不是很好的选择,他们大幅降低了杠杆操作。

年底缓步回暖

12月,市场小幅拉升后延续震荡格局,不少卖方开始对债市回暖有所期许。

“债市情绪好转,国债中长端收益率下行,从资金面方面看,资金面整体较平稳,仅跨年资金利率有所上行,对债市压力并不明显。”北京某券商固收分析师指出。

据王靖分析称,由于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并没有随着短端资金利率抬升明显走阔,中长期债券配置机会还要等待。目前影响债市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基本面预期差、非银机构和存款类机构对于流动性压力的感知不同,以及监管进入下半场后的持续压力。

从市场短期内对监管政策的表现来看,或许已经进入相对平稳期。

“市场对监管政策的预期进入相对平静期,静待监管政策落地对债市情绪的修复。”渤海证券认为。

从政策来看,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提出长期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

对于后续债市走势预期,谨慎情绪仍占据主导。

华夏基金分析认为,2017年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经济反弹韧性较好,货币政策短期难以宽松,短期因素多空交织。当前叠加特朗普政策对美国通胀和经济的拉动预期,推动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内债市短期调整或延续。

“短期市场波动较大,等待观望为宜。从中长期看,考虑到债券市场处于底部,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预计2018年市场整体或迎来拐点投资机会。”华夏基金表示。

“2018年债券市场依然风险大于机会,保持防御姿态是最好选择。”王靖称,“现在谈债市反转为时尚早,配置策略依然是以防守为主,侧重流动性管理,防范信用风险。”

(编辑:李新江)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