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数学家许晨阳:基础学科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推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017-12-29 07:00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步走”规划,到2050年中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在相对薄弱的基础学科上,如何取得突破,为后续科技创新积蓄更多力量,无疑是很重要的布局。

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表示,中国发展数学等基础学科非常必要,科技进步的核心推动力是基础学科,很多是理论学科。理论学科何时能有具体应用,虽不好推测,但若放到较长时间轴来看,肯定会有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了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80后的许晨阳为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中国首个民间科学奖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得者,用以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在此之前,许晨阳已经有一系列成绩。许晨阳获得2016年度“ICTP拉马努金奖”,获选2017/2018庞加莱讲座教席,并受邀在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作报告——他是代数几何方向的世界青年领军数学家。

近日,许晨阳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礼上表示,“我们数学家一直相信,人类必须知道,人类终将知道。”

发展基础学科很必要

《21世纪》:类似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在国家提倡的创新驱动战略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许晨阳:科学发展有很多部分,有些是大家能看到的、跟现实生活相关的,但这背后核心推动力是基础学科,很多是基础学科中的理论学科。

中国发展基础科学是必须的。如果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或者在资源很有限的时候,做研究可能只能局限在很小的框架内。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未来发展中拿出一部分资源用于相对薄弱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1世纪》:移动互联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渐涨。目前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爆发期吗?

许晨阳:科技是否比之前发展更快,我不好判断。但在任何阶段,技术的发展都会有特别的亮点。几年前大家比较关注纳米,纳米技术现在依然很有用,但是舆论关注得少了。五年、十年前的科技高亮点,对我们的生活依然很有用,只是这些内容未必天天出现在舆论中。

中国真正享受科技发展的红利,也就是这二十年时间,正好是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因为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所以感觉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改变很大,其实科学一直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最近五年,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新的进展突破,同产业结合比较密切,能更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2050年可能就有应用了”

《21世纪》:数学这个领域,当前或在长远的将来,会在应用上带来哪些改变?

许晨阳:数学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多应用。数学的应用,很可能来自理论数学,理论研究一点一点地跟应用产生联系。有些基础理论,很长时间看不到应用。理论什么时候能应用,很难预测。不过,如果放眼到2050年,2017年发展出来的理论科学,到2050年可能早就有实际应用了。

《21世纪》:你目前所研究的内容,未来可能有些什么应用?

许晨阳:我研究的领域属于代数几何范畴,这块跟现实生活有关的,像一些密码、计算等,还有专门的“应用代数几何”学科。

我现在研究的内容,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比较小。我研究的是自己喜欢的数学问题,并没有把具体应用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主要跟着自己的兴趣来。这个研究也许跟应用有关,也许跟应用无关,如果别人能发现这方面的应用,当然更好。长期来看,数学肯定是有应用的。

如果不考虑应用方面,只把数学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思考,就像体育赛事中,中国赢了几个球,这与一般人的现实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很多人仍然很欣赏赢球这件事,基础理论学科的突破或进展相对于体育所取得的成就,也许更是一个民族应该追求的事情。

中国正迎头赶上

《21世纪》:你本人先在美国高校做研究,后来回到中国。中国对于基础学科的态度是怎样的,中国在基础学科研究上的优劣势有哪些?

许晨阳:美国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成熟,中国很希望发展好基础科学,政策倾斜力度很大。

美国办大学已经有几百年历史,教授的积累、教育体制的完善等都比较充分。中国真正办大学的时间比较短,大学中研究者、教育者的积累与国外顶尖大学有差距,我们正处在积累和提高的过程中。

像我自己所处的代数几何,是数学里比较大、比较主流的学科。中国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过去几年回国的年轻人很多,正慢慢地在把这块做起来。中国的优势就是后发优势,可以由年轻人来主导;当然这也是劣势,缺乏大数学家来引导,更多要靠年轻人自己来探索。

《21世纪》:相较而言,回到中国做研究的吸引力在哪?

许晨阳:美国对中国的相对优势在缩小,比如原来100个人中,可能有90个人选择在美国,10个人选择在中国;现在可能有60个人选择在美国,40个人选择在中国——中国好的研究者会越来越多。

中国的吸引力,首先在于我们都是中国人,想回到自己的国家做研究,这是根本。其次,从外部环境来讲,国家投入力度大,这都是优势。

《21世纪》:对数学研究来说,比较好的研究环境是什么样的?

许晨阳:数学研究不需要做实验,对器材要求不多,比较好的环境可以想象成一个更好的大学环境。大学需要有好的行政体制,形成学术氛围,提供相对宽松、不打扰的环境,让他们更自主地去做研究、去教学生。据我观察,大部分数学教授教书育人,主要出于内心的责任感,不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让他们发挥自主权比较重要。

数学的魅力

《21世纪》:研究数学,终极追求是什么?

许晨阳:人总是有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真知的欲望。人类除了脚踏实地,还想仰望星空,去追求永恒的真理。当然这种追求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很多人是有的,基础学科研究是一种选择。

《21世纪》:数学在很多人眼中,是比较高深、小众的领域。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

许晨阳:数学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有很多,有人专门做研究,有人考虑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像数学教授还需要教书等。做任何理论研究到最后都是少数人,数学也不例外。

比如北京大学一届数学系毕业生中,最后继续做基础数学研究的可能只有二十分之一,但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数学思维等,都能应用到其他工作中去。

我跟曾与数学系的人沟通过,他们表示公众普遍缺乏概率意识,怎么去计算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如何采取措施扩大期望、减少风险,进而做出更优的选择——大家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考虑。

数学教育可以培养数学的、量化的思考方式,更好地去处理数字、几何图形,用统计的思维去计算概率事件等。社会发展至今,很多工作都朝精确、量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很重要。

激发有天赋的年轻人

《21世纪》:你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提到中国在数学研究这块的基础虽然不大好,但新的环境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许晨阳:这不属于数学研究的范围。我个人觉得,中国人有数学天赋的不少,如果我们回来能够创造更好的土壤,让更多有天赋的年轻人发展出来,把他们的天赋变成能力,这对于我们自己的事业、数学学科都是好事,对中国的发展自然也是好事。

《21世纪》:一些城市高房价等压力,是否会让更多年轻人放弃基础学科,选择金融等职业?

许晨阳:有些刚起步的年轻科学家,在评职上的压力比较大。我在读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担忧,如果将来学术做不好,可能会找不到工作。从事任何工作都会有这种压力,如果这份工作是你自己喜欢的,压力能成为比较正面的动力。

在中国做教授,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就我身边的同事而言,学校提供的工资、待遇等,不会让大家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能从事自己心爱的工作,科学家或数学家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编辑:包芳鸣)

周潇枭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版块资深记者。白日行走财政界同百儒品言论道,深夜俯身电脑旁虑社稷乾坤方圆。犀利笔锋之间不失感怀温润,特立独行之余破解财税棋盘。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