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募年终规模放榜:天弘排名一落千丈,永赢基金成最大黑马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奉仙 广州报道
2018-01-01 17:22

2017年是公募颇具变革性的一年。

这一年,流动性新规等多项监管新政的下发,从多方面对公募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其中,针对货基的监管成为重中之重。由于货币基金目前已经成为基金市场的发展主力,规模占到整体的58%,在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如何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成为包括监管和业界最为关注的事项。 

种种限制随之而来。自2017年9月流动性新规正式发布以及10月实施以来,货币基金申报的步伐虽未停止,但申报积极性较7、8月份明显下滑。而从获批情况来看,9月以后货币基金审批降至冰点,一直未有新的货基批文签发。

临近2017年年终,业内更是传出从2018年开始,将取消对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评价和基金管理人货币基金资产的规模披露的讯息,货基对基金公司评价体系的影响迅速弱化。

随着2017年曲终人散,各基金公司剔除货基后的规模排名也终于得以揭晓。与2016年将货基纳入统计的排名结果相比,多家基金公司的座次出现了剧烈别动。其中,天弘基金由2016年底的第1位直降至2017年底的第48位,成为排名下降最剧烈的公司。

公募排名全方位洗牌

我们来看下2017年底与2016年底各基金公司的排名情况:(以下数据来源天相投顾,包含联接基金和估算基金在内,规模单位为亿元)

可以看到,剔除货基后,2017年度的前20名较2016年末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其中国泰基金、兴全基金、上海东方证券以及大成基金去年都在20名开外,尤其上海东方证券2016年底更是排在第56位。在货币对排名的影响剔除之后,上海东方证券在2017年权益基金大爆发的助推下,一举冲进了2017年度排行榜的前20位,并位列18,前进了38名。此外,国泰基金、兴全基金、大成基金分别前进了17位、4位和2位。

在前20名中,也有排名下降较为突出者。例如工银瑞信从2016年底的第2名降到了2017年底的第12名,这背后在于2017年委外基金和货币基金的双双受限,作为银行系的领头代表之一,工银瑞信受到的影响显然难以忽略。

天弘排名从No1直降至48

与2016年末包含货币基金在内时的规模排名相比,2017年剔除货基后几乎可称为天翻地覆般的重新洗牌。以下是排名下降最为剧烈的前12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天相投顾,规模单位为亿元)

由上表可见,曾经的老大哥天弘基金是排名下降最大的,这基本在市场的预料之中。作为凭借余额宝“一基独大”而成为全行业规模最大基金公司的天弘,在剔除货币基金后,排名受到巨大冲击是必然的。剔除货基后其仅余243.55亿的公募规模,也从侧面凸显了其在余额宝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整体发展不够平衡的事实。

除天弘外,新沃基金、平安大华基金、上银基金、东兴证券这几家公司排名下降同样十分剧烈,分别下降了33位、28位、28位和27位。

其中,新沃基金从2016年末的第87位骤降至2017年末的第120位,非货币规模仅剩下0.45亿元,可谓支撑艰难。究其原因来看,其在2017年5月受到的处罚对其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15年5月19日证监会通报,拟依法对新沃基金及有关责任高管人员进行处理。一是责令新沃基金针对核查发现的合规风控问题进行改正,暂停办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备案手续;二是暂停受理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6个月;三是对负有管理责任的董事长、总经理及督察长出具警示函。此份处罚通报源于2016年12月20日,新沃基金管理的乾元2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受持的信用债券违约及高杠杆操作相互叠加影响,发生大额质押回购到期无法偿付的情况。

至于其它公司而言,则主要还在于货基剔除后的影响,例如平安大华基金、上银基金两家公司都是银行系基金,严监管下规模受到影响不可避免。

永赢基金成最大黑马

在规模上升最迅猛的基金公司中,永赢基金无疑是2017年度最大黑马。其从2016年末的第90名,直升至2017年末的第44名,排名上升了46位。

资料显示,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7日,是由宁波银行(持股71.49%)和利安资金管理公司(持股10%)、管理层(持股18.51%)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事实上,早在2017年上半年永赢基金规模扩张就十分凶猛,不过彼时业内认为其规模的迅速上升主要在于其作为银行系,背后有货币基金“撑场子”。不过在剔除货基之后,其在2017年末仍有302.85亿的非货基规模,位列行业第44位,在次新基金公司中已经属于非常不错的成绩。具体来看,永赢基金的规模支撑主要依靠债券基金,其旗下仅永赢瑞益债券基金就有100亿,此外永赢丰益、永赢永益债A分别为75亿和70亿,仅这几只债基就贡献了200多亿规模。

永赢之后,排名上升第二位的是前述提到的上海东方证券,也即今年屡创募集和销售奇迹的网红公司。今年11月8日,东方红资管旗下东方红睿玺在短短一天内获得有效认购申请金额约178.22亿元人民币,最终确认比例约为11.22%,与2007年华夏复兴9.71%的历史最低配售比已经十分接近,成为今年最受瞩目的现象级基金。其受到投资者疯狂追捧的背后,也让业界纷纷叹服业绩和口碑带来的魔力。

事实上,永赢和东方红分别演绎了两条路径。告别货基冲规模时代之后,债券和权益成为基金公司着力的两大重点,尤其在权益领域未来必将展开更为激烈的角逐,这亦是监管层2017年强调公募应回归本源所指引的方向。

公募20周年,我们期待行业发生更多积极的转变。

(编辑:朱益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