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再“瘦身”:全资子公司云木科技待被接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上海报道
2018-01-09 07:00

随着奇瑞将旗下子公司一一售出,也需要考虑未来如何错位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卖出去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奇瑞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形成“左手打右手”的局面。

继观致汽车、凯翼汽车被出让股份之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奇瑞旗下的另一个公司——上海云木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投资人计划也箭在弦上。

“目前已经谈了几家战略投资者,最有可能接盘的是一家台湾的车联网企业,不过,这个项目接盘的不止一家,最终将引入两到三个投资人,奇瑞也将由100%的控股股东转为参股股东。”1月6日,一位接近奇瑞的知情人士透露。

成立不到两年,办公地址一直在上海的“上海云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木科技)怀揣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梦想,以打造车联网技术为主的云木科技,最初由奇瑞旗下凯翼汽车全资持有,之后随着凯翼汽车收归奇瑞股份,云木科技也实现了独立运作。

“应该说现阶段属于奇瑞的梳理期,整合旗下业务,引入投资人,奇瑞的目的也是希望利用此次风口期,抓住机遇,实现一次跨越式发展。”1月6日,一位接近奇瑞股份的人士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出售后,特别是两家整车企业出售后,如何与奇瑞实现差异化竞争也是奇瑞高层需要思考的问题。

开放是云木的初衷

引进战略投资人,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云木汽车做大做强,跟观致、凯翼引进战略投资人是一个道理。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云木主要为凯翼和奇瑞商用车品牌开瑞供货,也为部分体系外供货,而引入新的投资人后,将扩大给奇瑞体系外供货的比例,这与德尔福从通用脱离类似。”

实际上,在云木科技最初的设想中,也有相应的规划。云木科技成立之初由凯翼汽车全资拥有,而彼时凯翼汽车还是一家由安徽省江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和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成立的公司,计划在未来5-10年内,投入3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智能互联汽车软件系统,为进入无人驾驶时代准备。

云木科技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具有开放的特性。开放的目的是希望云木科技不仅是奇瑞和凯翼的系统供应商,同时能够供应给其他企业。

云木科技也一直走在独立的路上,特别是2017年凯翼汽车由奇瑞集团回归,股东变更为奇瑞股份后,云木汽车也同时实现了独立运作,成为同属于奇瑞股份,与凯翼、观致并列的企业。

交易之间的关联

云木科技已经是奇瑞最近连续出售的第三家企业。之前,宜宾市汽车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59873.2421万元持有凯翼汽车50.5%股权,五粮液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宜宾普什集团通过认缴1582.9033万元持有凯翼汽车0.5%股权,此前凯翼唯一的股东奇瑞汽车股权减持至49%。这意味着,奇瑞汽车丧失了对凯翼汽车的控股权。

紧接着宝能集团成功入股观致汽车。此前奇瑞汽车和Quantum(2007)LLC分别持有观致汽车50%的股权,在宝能注资之后,奇瑞汽车和Quantum(2007)LLC分别出让25%和26%的股份,宝能集团、奇瑞汽车和Quantum(2007)LLC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和24%——奇瑞汽车降为观致汽车第二大股东。

“凯翼的股权转让实际上与观致的股权转让是有联系的。”上述人士透露。买入凯翼汽车的宜宾普什集团其股东五粮液最先“觊觎”观致股权,早在去年4月,四川省宜宾市政府与奇瑞、量子公司、观致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投资协议,约定在宜宾投资55亿元,规划建设年产50万辆汽车项目,其中包括20万辆新能源汽车,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50亿元。

上述人士透露,实际上当时五粮液就已经介入其中,将作为投资方直接进入到观致,之后,这家三方合资的公司,还将与宜宾当地企业合作,成立一家新能源公司。

不过,随着宝能汽车横刀夺爱,该宗交易并未继续。Kenon公司在去年6月16日发布的公告中称,上述协议不再生效,宜宾政府也不会对观致进行股权投资。

五粮液实际上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凯翼。不过,无论是观致也好,凯翼也好,投资人认为都有价值。

一桩双赢的买卖?

对于奇瑞而言,是在有所选择出让旗下企业的股权。观致在出售前一直巨亏。官方资料显示,2014年到2016年期间,观致三年累积净亏损已高达66亿元。

凯翼汽车的状况也不好,去年本打算完成10万年销量,但最终完成率不到60%。凯翼近年来人事变动频繁,前期创业班子凯翼董事长陆建辉、总经理郑兆瑞、凯翼汽车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除陆建辉回到商用车,其余纷纷离开奇瑞。

出售股权换来的真金白银,奇瑞不仅为自己带来喘息的机会,同时随着“原生家庭”的转变,新的“家庭”也能给两个品牌带来新的活力。

实际上,凯翼在回归奇瑞以后,奇瑞股份的重点仍在打造奇瑞品牌,而凯翼的产品X5,与奇瑞的产品高度相似。从奇瑞的角度看,与其分散资源投资多个品牌,不如集中精力聚焦主品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被普什集团收购后,凯翼将启动宜宾的生产基地,改变生产过于依赖奇瑞和开瑞工厂的现状。

实际上,凯翼一开始打造的就是“造年轻人喜欢的智能互联汽车”,而开放是智能互联的关键,所以从一开始,凯翼就计划股比将逐步稀释。凯翼计划成立后的三年,50%将由投资人持有;最终实现计划稀释到30%,其余70%则留给其他投资者。

不过,随着奇瑞将旗下子公司一一售出,也需要考虑未来如何错位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卖出去的“孩子”,也可能成为奇瑞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形成“左手打右手”的局面。

(编辑:周开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