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因子参数调整 人民币汇率波动或更具弹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奇 北京报道
2018-01-10 07:00

“如果理解了‘逆周期因子’机制本身,就会清楚本次调整并不代表央行‘要’人民币中间价升,也不是‘要’贬,如一定要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双向波动。”

1月9日,有媒体报道,中国央行于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

参数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各报价行不再对上交易日的日盘波幅进行逆周期过滤,该调整已于近日生效。

对此,1月9日晚间,央行方面回应称,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1月9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称,“逆周期因子”本质上是一个公式,可能包含多个系数和因子,如“上交易日的日盘波动”应该就是其中一个因子。“本次调整没有任何方向性暗示,也不会带来方向性作用。因为原逆周期因子加入时也是双向管,并不是单侧调节。若是单侧调节去掉了汇率就会有变化,但原来本来就是双向调节的,去掉之后波动性变大了,说白了,就是跟着市场走。”

招商证券分析师闫玲也认为,趋势上看,人民币汇率未来还是会双向波动,而非单边升值或者贬值。当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之后,这些因子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逆周期因子参数调整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经历了多次调整。当年12月11日, 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加大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初步形成了“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2017年2月,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将中间价对一篮子货币的参考时段由报价前24小时,调整为前一日收盘后到报价前的15小时,避免了美元汇率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

不过,最受市场关注的还是2017年5月26日引入逆周期因子。彼时,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称,此次以工商银行为牵头行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总结相关经验,建议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当时引入逆周期因子是因为当时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有些担忧,没有反映出美元走弱,非美货币应该走强的趋势,受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闫玲认为。此后央行在《2017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从运行情况看,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的新机制有效抑制了外汇市场上的“羊群效应”。

不过在使用了半年多以后,逆周期因子面临变动。近期报价行对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

招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万钊1月9日称,2017年5月,监管当局认为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已稳健复苏,但是出于惯性,资本还在持续流出,因此引入逆周期因子。而现暂停“逆周期调节因子”可以理解成,监管当局认为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已充分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不需另外干预。

汇率弹性或增强

“随着市场逐渐趋于理性,汇率的波动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变化,逆周期因子就会暂时退出运用。现在中间价机制靠前日收盘价 + 过滤系数 X一篮子隔夜变动可比较好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闫玲称。

前述不愿具名分析师分析认为,如果理解了“逆周期因子”机制本身,就会清楚本次调整并不代表央行“要”人民币中间价既不是“要”升,也不是“要”贬,如一定要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双向波动。

“2017年5月人民币的确是偏贬方向,所以推出逆周期因子,看到5~8月份人民币涨了3个月。但去年底我们看到个别日期人民币升得不够,所以逆周期因子应是两边调节。” 前述不愿具名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认为,人民币汇率已逐步走入新时代,更为弹性的机制不会造成预期积压,因此过去二十年那种连续几年的单边趋势几乎很难重复,不建议任何个人盲目炒汇,机构要认真面对汇率波动风险。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