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深入发展势不可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会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1-11 07:00

上周,阿里巴巴收购美国速汇金失败。本周,华为与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AT&T的合作计划告吹,后者不会在美国销售华为手机。是美国政府为两项交易宣判了死刑。

这并不意外。在美国一些政客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在两个层面对中国发动了经济战,一是在制造业层面,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二是就知识产权等问题发动针对中国的调查,并以国家安全与知识产权为由拒绝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以及在美并购。

在狂热保护主义气氛下,阿里巴巴、华为被美国拒之门外,无疑将加深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猜忌,这恰恰可能是美国一些政客所需要的。“美国优先”以及“让美国再次伟大”必然鼓励美国强化利己主义,并对中国采取富有进攻性的经济政策。

事实上,美国的保护主义并非只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全球,包括韩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在内的美国盟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击,比如美国要求与韩国重新签订自贸协定、退出TPP,再比如美国商务部认同波音公司对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倾销指控,等等。

对中国发动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也不只是美国,还包括欧盟,在制造业、知识产权等方面与美国组成准同盟,遏制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势头,也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阻止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正常并购。除了发达国家,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也频繁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在低端领域正在被东南亚、南亚等一些国家赶超,他们拥有低人工成本优势;在高端领域,发达国家对中国转型升级的警惕性提高,他们在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围追堵截。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利益分配产生了不满。

危机之后,美国发现自身经济结构偏重服务业与高科技,“空心化”比较严重,这不利于广大蓝领阶层提高就业率与收入,也很难削减贸易赤字。因此,在次贷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危机后试图鼓励供应链转向国内,并在国内酝酿工业技术升级与新的技术革命。这种“回归”导致全球化时代全球分工产生的价值链条缩短,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贸易发展遇阻。

中国虽然在价值链的下游,但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向价值链上游前进,不管是在工业领域,还是新产业领域,中国技术进步非常明显,这让发达国家压力重重。因此,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比如半导体)组成了一个松散同盟。当前阿里巴巴、华为在美等待审批的新业务并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但是,作为中国迅速崛起的全球化公司,美国似乎丧失信心,不愿他们打入美国市场。

目前看,在“再工业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构,必将伴随着纷纷扰扰的贸易摩擦,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贸易规则谈判与投资规则谈判并重的各类双边、多边和区域性贸易和投资体制安排。二战后形成的全球贸易体系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国际治理,提高中国的话语权。

美国要推翻旧的规则,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国际经贸冲突,让整个世界陷入失序的状态。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既要面对外部冲击与秩序重构,又要处理国内的经济转型,而前者又会影响后者。但是,这种外部的动荡不应该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必须尽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开放促改革。

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稳定和繁荣,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但是,全球化不会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多年以来,世界经济疲弱,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问题突出,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有所上升,这些都是暂时的困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不会停止。

全球化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也进入一个新时代。暂时的动荡是为全球化升级做准备,中国经济也需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必须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