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旁听记:教育信息化创新下的变与不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广州、东莞报道
2018-01-12 07:00

要警惕关注点从学生身上转移到机器上,由“人灌”变为“电灌”。对于老师而言,应该是借助机器为己所用,而不是机器能提供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不能“自废武功”。

在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的一节英语课上,老师和学生“抛弃”了课本,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年轻的英语老师黄洁瑜提了一个问题,几乎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

老师的教学终端界面被投影到教室前面的屏幕上,她选择“随机作答”,被系统选中的学生回答正确后,屏幕上一个动画小人跳出来,给了答对的学生一个大大的“赞”。

2017年12月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旁听了这样一堂英语课。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通过平板完成,而不再是传统的板书和课本。

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中小学课堂中,相比于早期较初级的单向多媒体时代,技术的升级进一步改变着授课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也让老师得以从一些传统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来自一线的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也在思考,在技术赋能下,教育应该如何、多大程度去适应和利用这一趋势?同时,教育又有哪些本质应该坚守?

技术重塑课堂

东莞松山湖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教室投影旁边摆放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这一课的主题“In a nature park”。但在记者听课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再用到手写板书。

一堂课下来,老师布置了几次选择、判断题型的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完成,每个人的完成进度即时通过平板电脑反馈到老师的终端上。这也意味着,偷懒或开小差等行为更容易被发现。

这是科大讯飞给松山湖中心小学提供的一套“智慧课堂”系统,其核心是将教材多媒体化,以平板电脑设备为载体进行呈现、传播,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更好的互动。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平板电脑权限和界面不一样,只有经过老师授权的教学资源,学生才能够打开,老师也因此能够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使用情况。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它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使课堂互动变得更即时、鲜活,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学生做完练习,老师能够从终端机上迅速看到哪些同学做错了,每一道题目的错误率是多少,有针对性地及时讲解。”

不止是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效果,系统还带有大量配套的课件资源。王强说,大约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智慧课堂”,中途更换过一次系统,看重现在这套系统的重要原因正是人教版教材及配套资源。比如一节语文课,可能光PPT课件就有好几套,老师可以选择,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

除了常规的语文、数学等课程之外,该小学特别开设了一门“一手硬笔好字”的课程,同样使用上述系统。学生练字的作品被老师拍摄下来,将图片上传,可以实现实时共享和展示。一位老师介绍,如果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其他孩子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老师也可以进行纠正。

据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介绍,科大讯飞的智学网、E听说、智慧课堂等等,目前走进了全国12000多所学校,可覆盖8000万师生。

深圳小学同样引进了一套智慧校园系统,该校副校长王纯旗提供的一个数据显示,通过这套课堂及作业系统,以语言、文字、视频等为载体,师生之间的沟通频次增长了80倍。

客观来看,通过技术辅助,学生能节省一定的学习时间,这些省出来的时间又该如何支配?

深圳小学的做法或许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引进了智慧课堂系统之后,每节课程的时长由40分钟缩减至35分钟。副校长王纯旗介绍,“多出来的时间做什么呢?每个班每天开一节体育课,所以现在我们有很多体育老师。”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让教和学的效率都提高。但技术只是辅助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眼界,促进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信息化不能替代的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爆发,它也在迅速“席卷”多个行业,关于哪些人工职业将被AI替代的猜想也甚嚣尘上。

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曾对美国就业市场上的702种职业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机器对小学老师的替代率,仅有0.44%。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李璧亮表示,“几年前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但技术的应用确实能够提升课堂的表现力。未来,我认为老师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不掌握技术的老师会被淘汰。”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强介绍,松山湖中心小学除了48位参与试验的老师之外,另外还有一些老师也在积极参加培训,跃跃欲试。信息系统一个关键的优势在于,它把老师从诸如重复批改客观题作业等琐碎工作中解放出来。

在被问及希望系统上增加哪些功能时,王强答道,“我觉得智能化提供的只是一个底层的或者基准的工作平台,这就足够了,如果再往前发展,那还要老师干嘛?”

他继而指出,教学应该是个性化的,比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有的老师觉得写得很美,整节课带着学生朗读,学生读出了抑扬顿挫的语感,目的就达到了;有的老师觉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那就重点赏析修辞。人工智能未必能实现个性化的授课。

李璧亮则更加警惕的是技术凌驾于教学之上的弊端。他告诉记者,“要警惕关注点从学生身上转移到机器上,由‘人灌’变为‘电灌’。对于老师而言,应该是借助机器为己所用,而不是机器能提供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不能‘自废武功’。”

同样的技术依赖,也可能体现在学生身上。一个考了70分的的学生,以前需要花很大力气进行强化练习,但通过人工智能的精准分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训练,从而减轻负担。

李璧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技术是否能马上带来效能的提高?不一定。实际上当前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提高分数也不应该作为主要目标,信息化的过程不宜变得过于功利。

他认为,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很多学校仍然在享受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红利,是否要马上抛弃传统?也不一定。实际上当前的信息化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顺应并引导这种趋势。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教育不是生产产品,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唤醒和激励,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然后主动去探究、研究问题。这些不是科技能够颠覆的。

“如果一位老师知识渊博,上课神采飞扬,他的语言能够触碰到学生柔软的心灵,那么学生一定愿意上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是AI不能替代的部分。”王强说。(编辑:王峰)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