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柬共探“一带一路”合作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靖云
2018-01-12 07:00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柬埔寨并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柬埔寨成为了201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国。这既是基于地缘关系,也是当前中国和中南半岛地区紧密合作的一个表现。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个层面的合作关系都在提升。某种程度上,柬埔寨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典型国家,或者说,柬埔寨可以在探索合作之路方面先行一步。

论熟悉程度,柬埔寨可以算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国家之一。很多中国人都能讲出柬埔寨和中国的历史友谊,去过吴哥窟,也感受过近现代柬埔寨的历史变迁。柬埔寨是目前东南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为开放的经济体。过去十五年间,柬埔寨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排名全球第六。在全球经济不断下行的时候,柬埔寨仍然保持了这样的高增长率,非常难得。这一发展成果既是柬埔寨在多年战乱之后享受的和平红利,也是柬埔寨搭上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便车。

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在柬埔寨的投资企业超过500家,主要投资于电站、电网、制衣、农业、矿业、开发区、餐饮、旅游综合开发等领域。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华电、大唐、中水电等国企外,中国在柬埔寨投资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民营企业。“政治环境稳定,发展潜力较大”,三一集团柬埔寨公司的副总裁曾这样向笔者简单概括了柬埔寨的投资价值。这是带有普遍性的共识。柬埔寨是笔者所见到的,在发展中国家对外资非常友好的国家。内外资均等享受国民待遇,所有行业开放,对外资没有限制。中国资本不仅能够在柬埔寨从事房地产开发,甚至可以开办银行专门办理按揭,推动柬埔寨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变化。可以说,仅从商业领域而言,对中国企业和资本而言,柬埔寨是完全没有行业限制门槛的。

不仅是行业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开放程度高,柬埔寨也是最早并且最多引入中国发展经验的国家。走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建立相应的经济特区来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这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成长的重要经验。2004年,柬埔寨和中国签订了72项投资协议,2008年根据协议,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了工业园区。随即这一园区被柬埔寨政府升级为经济特区,双方建立了副部级协调委员会,推动了特区的发展。这一12平方公里的园区,距离码头仅不到20公里,是非常优良的临港工业园。

就笔者了解的情况而言,柬埔寨政府批准的经济特区有好几个,但是目前而言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最为成功的,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对中国经验的复制。西港特区内建有柬埔寨目前最高等级的公路,也建有标准极高的电网。更为重要的是,特区还专门建了小型水库,保证用水。这一不起眼的细节,体现了特区非常强的本土化考虑。东南亚国家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并没有相应的水利设施。一般雨季就往高处躲避,旱季往水边迁徙。虽然大河大湖随处可见,但是缺水是东南亚地区的普遍情况。建水库,保证了特区工业和日常用水,可以说是关键的细节。

基础设施之外,西港特区还引入了中国制度和经验。特区设立由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商业部、海关、商检、劳工局、西哈努克省政府代表组成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行政手段,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申请、登记注册、报关、商检、核发原产地证明等服务,区内企业不出园区便可办妥相关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优质到位的基础设施,高效的行政服务,两者作用之下,柬埔寨不到200美元月工资以及作为欠发达国家所享受的关税和出口配额优势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服装业、家具业、玩具业等传统中国优势产业转移到柬埔寨,同时柬埔寨也实现了自身禀赋的发挥。

从产业和资本角度而言,中国和柬埔寨的经济合作是密切有效的。在更深层次的金融领域,柬埔寨作为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也是人民币出海的重要区域。为了恢复经济,柬埔寨官方给予了美元法定货币的地位,2017年开始,人民币也获得了法定流通货币的资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民币是和美元在同一市场竞争,对于人民币和中国金融机构而言,柬埔寨既是一个观察窗,又是一个金融试验田。

可以说,柬埔寨不仅是中国邻居,也是投资热土、经济上互利合作的伙伴。对于“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而言,柬埔寨是重要的探索合作模式的“特区”,值得中国政府和企业特别关注。(编辑 欧阳觅剑)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