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中的“好工作”为何千篇一律?

南方周末
2018-01-15 11:56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

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诸多现实因素,对当下求职的“90后”学生的就业观造成了较大影响。“诗和远方”多只能嘴上说说。

社会、行业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一些理想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高等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但激烈竞争让人们更关注眼前,不敢有长远的规划和期许,因而,在选择上也趋向于保守。

眼下,2018届毕业生招聘进程过半,通常的理解,好工作已没了,只能等年后春招捡漏。“好工作”,对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而言,特指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知名公司的任意岗位,它们的共同标签是:工资高、发展前景好。应届生月薪至少在1万以上,只要能进,不管什么岗位,再跳槽或创业都有得选。

如果跟“统招统分”等有计划的国家调配就业模式比,今天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模式,加上“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国家政策性调整,毕业生确实有了更多选择空间。但对照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以及总体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更大的选择空间仍未充分发挥其更高效配置人才的作用。

拿笔者观察到的几个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案例来说,耐人寻味。毕业生A有很出色的新闻业务能力,毫无市场类公司的实践经历,但最终校招进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做销售类工作,A的理由有两个,一是职业理想受挫,二是觉得家庭条件不太好,赚钱挺重要;B毕业前一年本想读博,但后来按学校周边的房价算了一笔账,觉得不能一辈子买不起房,遂在多个科技公司市场业务部门实习,最终校招如愿进入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A和B最终的工作都跟新闻传播没什么关系,但纠结过后,却殊途同归,回归到一个很现实的因素:钱。

C倒是不太在意钱,放弃了知名房企的工作机会,最后选择去农村支教几年,周围人对此大为不解,C的理由是反正家里没压力,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先活一次,将来有大把时间打工赚钱。

很多像A、B这样的就业案例中,经济焦虑最频繁。不管他们兴趣如何不同,能力有何差别,无一例外地对高薪“好工作”孜孜以求。某些互联网公司号称每年收到10万份简历,大概是这种场面的一个注脚。

毕业生的选择真增多了吗?可为何选择的思路千篇一律呢?

从人力资源作为市场要素参与分配这一过程来看,尽可能地使人才与岗位相匹配,实现人尽其才,将实现个人成长和贡献社会的双赢,用人单位凭借自己对优质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成就企业发展和毕业生职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兴趣、能力、收入、发展前景等成为找工作过程中可能会考虑到的几个因素,按照当前大学分专业培养某个领域专门人才的机制,教育背景、个人兴趣、个人的能力类型综合后,会使毕业生按照适当的比例分布在各行业。各行各业要发展,都需要人才。

然而,从现实来看,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诸多现实因素,对当下求职的“90后”学生的就业观造成了较大影响。“佛系青年”正印证了他们的迷茫,“诗和远方”多只能嘴上说说,社会、行业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一些理想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高等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但激烈竞争让人们更关注眼前,不敢有长远的规划和期许,因而,在选择上也趋向于保守。

市场以盈利为主要驱动来配置资源,社会工作、农村建设等,受此影响尤其严重。作为人力资源的个体,为公共利益工作和为私营企业工作,都在为社会做贡献,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对社会整体而言,一些行业人才匮乏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正是大学毕业生选择不够多元的直接结果。

当然,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更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不只是个人抉择。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很容易解释选择千篇一律的现象,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方面需要招生、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匹配,另一方面,围绕社会公共利益的激励措施也应跟进,以便给更多毕业生自由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一言以蔽之,市场不能单独配置一切。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系传播学硕士)

(编辑:毕凤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