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王”——背鼓必起舞
清远连南瑶族长鼓舞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排瑶祖先在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当地瑶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长鼓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特色及艺术特点,可谓排瑶千百年文化艺术和民俗生活的活化石。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能看到多少人背鼓,长鼓又能被舞多久?
2017年11月30日-12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中程租赁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7“锦绣”走访活动正式走进清远。11月30日,记者和中程租赁盛雪莲董事长、中程租赁副总裁金玲等一行十几人,走进清远市清新区六甲洞小学进行物品交接和捐赠仪式。12月1日上午,在清远市连南县参加盘王节开幕仪式之后,我们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前往连南油岭瑶寨去感受瑶家特色长桌宴,与非遗文化传承人“鼓王”及“牛角王”共进午餐。席间我们与非遗传承人就“鼓王”、“牛角王”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与传承人进行了交流。其间,他们分别为大家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绝活以及一小段瑶歌中的“行路歌”,特别的曲调以及生动演绎让在场的人印象深刻。
“锦绣”非遗走访清远新清区小学捐赠
在等待长桌宴开席的过程中,一位老者迈着大步子向我们走来,他不苟言笑,坚定的双眼中渗出内心的安定。他就是被连南人尊称为“鼓王”的唐桥辛二公,讲起话来气势如虹,眉宇间却透露出和蔼和慈祥。“鼓王”是1941年生人,今年已有76岁高龄了,我们问他需不需要坐一会儿休息一下,他挺直腰板摆摆手“不用不用,我站着”,然后又迈着大步子领我们去旁边的事迹馆为我们耐心介绍“长鼓舞”的发展。
“鼓王”所在的油岭瑶寨有着浓厚的瑶族民俗,旧时有着5年一次的大歌堂(即耍歌堂)、15年一次的小歌堂节庆。1947年,油岭举行耍歌堂,数百身着盛装的瑶族人在歌堂坪唱起山歌、跳起长鼓舞。“当年我6岁,在歌堂坪上看到父亲与叔叔、伯伯们跳起那个粗犷、雄劲、奔放的长鼓舞,我十分羡慕,从此就爱上了长鼓。”这一跳便是70年,我问“鼓王”,这么多年是什么让你如此专注?他思索了许久也没有答案,也许长鼓早已融进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我们无法详尽地说着自己身上的器官。
(“锦绣”走访团队合影)
在与长鼓舞的这70年的缘分里,“鼓王”既是传道者也是使者,1964年、1980年先后两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长鼓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96年应邀到新加坡表演长鼓舞,实现了长鼓舞境外文化交流零的突破。
跳长鼓舞共有36套72节,内容繁复,当时瑶寨农事繁重,能跳完36套72节的人少之又少。唐桥辛二公为了这些技艺能流传下来,跋山涉水虚心向老艺人请教,融会贯通学会了整套动作。长鼓舞没有文字资料传承,全靠艺人口传心授。作为一个民间艺人,唐桥辛二公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他把36套72节去繁取精,编制了8套动作(起鼓、起堂、大围、交替、靠背、穿插、四方、围鼓),以便易于学习和推广。1976年至今,他不计报酬不计成本地办起长鼓舞培训班,近40年来,他无私传授长鼓技艺近1000人。
“当时,我们跳长鼓舞是件奢侈的事,特别是以白银装饰为主的盛装昂贵,就目前价格而言,一套大约5000元,因为当时家庭条件不好,我的求学还遭到父亲拒绝。但现在就算是给钱给现在的年轻人学,都很少有愿意来的了。”唐桥辛二公半开玩笑式的语气中也透出一丝无奈。
随着“现代化”的渗入、服饰的汉化、语言的流动、思想的变迁,这些都冲击着瑶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面临着“无人传承”“资金不足”“重视不够”等诸多问题,这也当然牵连了长鼓舞的传承。
“‘耍歌堂’的技艺以前是在生活里口口相传,现在没有物质刺激,没什么人唱瑶歌,没什么人打鼓,没什么人刺绣,很难传下去。”但其实鼓王也没有说的这么悲观,2006年“耍歌堂”申遗成功后,连南很快成立了培训班,教年轻人学瑶歌、习刺绣、跳长鼓舞,现在县城每晚都有瑶族文艺表演。目前,村子里已经有两三百人会打长鼓舞。古时长鼓舞只传男不传女,这几年,连南县里要求男女都要传。
(中程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盛雪莲与鼓王、牛角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传承人一个人的事,更需要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中程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盛雪莲如是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近年来,文化保护构成有序排列,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之后的“锦绣”沙龙环节中,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伟其也说道,将会努力实现与产业资本的融合,时刻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我希望能够在云雾停留的山谷中看到不动声色的安宁,也能在直白的鼓声中感受到未曾修饰的生命热情。之前问“鼓王”是什么让他执着于长鼓舞的表演和传道如此之久,他久久没有问答,但我心中其实早已有了答案——热爱、尊崇、责任和使命。
(“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系列专题和公益项目,自2012年起,持续发起中国“锦绣”发现之旅,致力于成为乡土中国之美、传统中国之美、非遗中国之美的传道者。前后深入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海南等地区寻访侗族大歌、石刻艺人、传统皮影戏、羌笛等中华非遗文化。)(编辑 刘川)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