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联动高考改革 增设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深圳报道
2018-01-26 07:00

导读:必修课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

时隔15年,中国将实行新一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教育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上一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印发于2003年,教育部2013年启动相关修订工作,历经4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新课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此次修订,各学科凝练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

目的是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新课标体现的是十九大对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此外,新课标还注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衔接,推动“教”“考”“招”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习方式变革

关于普通高中的定位问题,2012年前后曾有过争论。随着大学升学率的提升,当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认为,普通高中是大学的“预科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高中教育的价值在于“激趣立志”。

此次新课标对高中定位进行了明确。新课标提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在1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高中不只是为升大学的学生来做升学准备。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高一英语老师李杏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新课标更加明确了高中教育的定位,更多体现了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这一导向之下,高中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比如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适应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

对于学生而言,新课标是否增加了学习负担?从课程容量来看,新课标与2003年确定的课标保持一致,高中阶段学制仍为3年,每年52周,学生在3年期间至少修满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学习容量不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韩震在发布会上介绍,负担问题往往不是课程量本身造成的,而是重复训练、重复学习所造成的。这次课程标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教学改革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比如强调尽量以实际情境来推动教学,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尤其强调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克服老师讲授,学生记忆、考试的模式,培养在复杂情境下,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遇到复杂问题也能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北京十一学校地理老师赵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以前更多讲的是规律、方法、定理,新课标减少了很多知识性的环节,比如地理科目,更多的是强调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突出“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更贴合当前的实际。

王湛介绍,这次重要的改革是凝练核心素养,从育人角度考虑,不再是过去单纯考虑知识点。这是一个学习方式的变革,跟过去有多少个知识点、知识点难度在什么地方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考虑这个学科为学生未来必备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能做什么贡献。

赵蓓认为,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师至上”到当前多元化的体系,老师不再是唯一的标准。

问题在于,“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该如何界定?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每个学科是否一定存在“核心素养”?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每个学生的天性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每个人都要求具备某种“核心素养”,是否与个性化相悖?这也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待解决的挑战。

与高考改革联动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新课标又是如何与高考改革相衔接、匹配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这正是新课标的一个重点任务,譬如以前的课程方案没有选课标准,为了适应高考改革,新课标设置了必修和选修课程。

具体而言,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考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理论上,选修课与升学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主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

赵蓓告诉记者,选修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宽泛的选择,无论是对个人成长有利的,将来深造需要用到的,还是自身喜欢的,都能成为学生选课的理由,功利性的目的可以和兴趣结合起来,目标不必唯一。

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原必修课程学分也相应进行了调整,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过去高考是大文大理,现在是在语数外三科共同考的前提下,另外三科是可选的,像上海是“6选3”,浙江是“7选3”。

“整个高中课程的设计不能完全跟着考试走。为学生参加考试做准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不能只考虑这一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标准下面要保底,但上面不要封顶,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学得深一点、多一点,这样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6选3’做制度性的安排。”郑富芝说。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当中,招生录取新模式的核心是“两依据,一参考”,将来高校招生录取新生的时候,既看高考成绩,还要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情况。

郑富芝表示,高考改革也好,课程改革也好,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只不过育人的方式不同。

“高考改革是通过考什么、怎么考去引导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标,它是通过规定学什么、怎么学,去强化育人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和途径不一样。”郑富芝说。

(编辑:王峰,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wangfan@21jingji.com,wangfeng@21jingji.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