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首次国情咨文称中国为对手 外交部: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

21世纪经济报道 和佳 北京报道
2018-02-01 07:00

针对特朗普的发言,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正确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同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当地时间1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了就任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讲话。“这是我们的新美国时刻,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来实现美国梦了!”在大约80分钟的演讲中,特朗普向美国国会陈述了其执政一年来在推行税改、振兴制造业、降低失业率等多方面的成绩。

与其一贯好斗的风格不同,特朗普以和解的口吻多次号召两党合作。谈及未来一年的施政重点,他呼吁国会支持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移民改革法案。不过,他的发言中缺乏对基建投资方案和贸易政策的细节阐释。

呼吁两党合作

“今晚,我呼吁大家搁置分歧,寻求共识,为选我们的人民而团结。”特朗普称。会场内冰火两重天,与共和党不断地起立鼓掌相比,民主党人整体显得较为冷漠,回应寥寥,特别是在陈述一些民主党人反对的议题时。

在演讲中,特朗普多次敦促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对本报记者分析原因称,对特朗普而言,国会环境比去年上台时更困难了一些,通过立法的难度空前加大,面对这样的压力更需要两党合作。

“去年12月阿拉巴马州参议员补选之后,参议院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席位对比降为51:49,参议院共和党仅占‘最小多数’,意味着参议院51个共和党人如果在某些议题上出现‘跑票’的情况就很难挽回,参议院共和党掌控议程的能力处于最低水平。”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

不过,改变华盛顿党争极化、势如水火的趋势并非易事。在刁大明看来,特朗普的表达,是预设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旦完成是他‘强调两党合作’的功劳,如果没完成也可以推卸责任。”

成功推行税改政策之后,外界普遍预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将成为2018年特朗普的首要事项。外界期待在国情咨文演讲中特朗普能够就方案做出更详细的阐释,但这一期待似乎落空了。

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美国在重建工业的同时,也应重建老化的基础设施。“美国是建造者之国,我们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帝国大厦,如今一条简单的道路可能要用十年的时间来获得审批许可,这难道不是一个耻辱吗?”

“今晚,我呼吁国会通过立法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至少1.5万亿美元投资。”特朗普强调,要通过联邦政府资金撬动州、市政府资金及私人资本,以永久地解决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要简化基建项目批准程序,将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至两年,甚至一年。

事实上,特朗普的基建计划提出以来争议不断。去年6月,特朗普政府宣布,联邦政府将在10年内拨款2000亿美元,撬动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门8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建造新的道路、桥梁、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水道,创造数百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与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提出的1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计划相比,1.5万亿美元的规模更大,但“钱从哪里来”的关键问题仍悬而未决,显而易见的是,大规模减税将使美国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特朗普本人曾做过纽约市的基础设施项目,接手市财政的烂尾项目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投入使用,这样的经历可能会让他考虑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本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梅新育认为,放松管制、减税为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但同时,美国工程建设市场较为封闭,中国高效的工程建设企业不能充分地进入美国市场,整体来说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较低。

特朗普还重申了一些民主党人反对的议题,包括限制非法移民入境等。他表示,非法移民让美国公民感到自己经济前景黯淡、人身安全面临风险。

特朗普详细介绍了他的移民改革计划,该计划有四大核心:为180万童年抵美的非法移民提供身份;加强边境管控,修建“边界墙”;终止“签证抽签”制度,建设一个考虑申请人综合素质的移民系统;限制合法移民带亲属进入美国,只接受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接下来的几周,美国国会两院将对移民改革法案进行投票。“这四大核心是两党妥协的结果,将会建立一个安全、现代、合法的移民体系。三十多年来华盛顿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未能成功。立法将基于这四大核心,我将履行承诺——只签署‘美国优先’的法案。让我们搁置政见,一起完成这项工作。”特朗普称。

称中国为“对手”

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几十年来不公平的贸易协议牺牲了美国的繁荣,带走了美国的公司、工作和国家的财富,现在美国终于翻过了这一页。

“经济退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现在起,我们期待贸易关系是更公平和互惠的。我们会修订不好的协议,谈判新的协议,更好、更公平的协议,我们将通过严格执行贸易规则来保护美国工人和美国知识产权。”他说。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白宫公布特朗普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俄等国列为“竞争者”,这是美国罕见地从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分析中美经贸关系问题。在“国情咨文”演讲中,特朗普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挑战美国利益、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

“虽然这次演讲中提‘中国’提得很少,但从定性上基本延续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态度。不多阐释、只有最基本的表达,有可能说明对中国这样的定位,已在特朗普政府内部或华盛顿政治圈形成共识,这不利于中美关系稳步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另一种可能性是,特朗普没有通过这样一个重要平台来刻意批评中国,一定程度上是为未来中美的对话沟通、竞争合作留下了余地。”刁大明说。

“特朗普的讲话中渲染了大国竞争和中国威胁,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剧。演讲之后,美元指数应声而落,再次跌破89,人民币汇率一度突破6.3关键点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王有鑫对本报记者指出,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3.7%,与经济基本面稳固的情况背离,说明目前美元指数更多受政治局势、地缘政治风险和欧洲、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影响。从美国国内来看,尽管推行税改、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美元有支撑作用,但特朗普主张强硬外交,贸易摩擦和单边主义愈演愈烈,风险进一步增加,负面因素超过了正面因素。

“从美国政策导向来看,有明显的汇率干预色彩。美国在历史上当贸易存在较大逆差时曾采取过弱势美元策略,如‘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现在情况相似,美国为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再次强大,一定程度上倾向于支持弱势美元政策,以刺激出口。所以我们判断今年美元会整体疲弱,不排除在一些时段随着加息缩表的进行,美元指数会呈现小幅反弹。”他说。

针对特朗普的发言,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正确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同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