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官方评论与中核建集团重组 将统筹做好重组后的顶层设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悦祺 深圳报道
2018-02-01 14:42

中核建未来以什么形式存在在中核集团内部还需要探讨。

1月31日下午,国资委网站发布信息确认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或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建集团或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2月1日午间,中核集团官方网站发布文章《开启建设核工业强国新征程》,首次就重组“官方评价”。

文章指出, 两家集团重组将有利于加大我国核工业资源力量整合力度,实现业务互补、优势互补,优化核工业结构布局,促进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集成两家集团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核工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核电“走出去”;有利于推进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我国自主三代、四代核电技术,提升核电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核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中核集团也提出了重组后的努力方向。简单来说,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推动核工业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构建;第二,加快核科技创新,为建设核工业强国提供战略支撑;第三,加快核能开发利用,改善能源体系;第四,加快核技术应用和优势领域纵深拓展;第五,加快“走出去”步伐,特别是核能全产业链的“一带一路”布局。

在实际的重组融合路径方面,中核集团表示,将统筹做好重组后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重组后集团的战略定位、业务布局和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好资产、业务、机构、人员、管理等方面整合融合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的确,重组后的规划也是业界所普遍关注的。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走的是吸收合并的路线,但中核建进入中核体系后,如何进行重新整合尚未有明确答案。

回看核电“大一统”时代,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中核和中核建曾经都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中核集团和中核建。拆分后,中核集团主要承担核全产业链的科研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中核建集团主要承担国防工程与核电工程建设、核能利用以及核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是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的主要市场推广主体,是目前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是全球唯一一家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工程建设的企业集团。

此前有业内人士评价称,中核与中核建合并后,新集团将形成核电开发建设一体化的模式,产业链更为完整。简单来说,其实是甲方和乙方的合并,中核是甲方,负责立项和研制,中核建是乙方,负责具体施工。

但实际上,在分开的近20年中,中核建经过发展已经不仅是仅从事核电建设和军工工程的企业,工业与民用也占很大比例。

从中核建核电板块上市公司中国核建1月13日发布的经营情况简报来看,2017年1-12月新签合同金额852.4亿元,同比增长25.7%。但从构成看,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分别新签合同金额为123.3亿元、83.4亿元和64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47.8%、-43.0%和25.3%。

可以看出,因为连续两年没有新建核电项目审批,核电工程新订单相对减少。但是工业与民用工程相对稳定,2016年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4.13%,核电工程建设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67%。

不过,从毛利率的角度看,核电工程依旧是高收益的板块,中国核建年报显示,2016年核电工程的毛利率为14.72%,超过工业与民用工程的8.88%与军工工程的7.44%。

所以,中核建并入中核后,要如何处理非核电的业务板块也是关注的焦点。

在核电业务方面,中核建也不断开拓了自己的领域,正如前文所述,中核建手握四代核电,离核电运营牌照也只有几步之遥,这一块并不能简单划入工程建设。

综合业内观点,主要思路一是将中核建打造成单独的工程板块,二是将不同板块拆分至中核已有的业务单位,甚至拓展中核的业务范围。

就在1月12日,中核和中国核建宣布共同成立中核华创,共同进军共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产业。据悉,中核华创第一个项目———湖南独居石综合利用项目,2018年将启动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投产。

重组后,中核实力的增强对于核电“三足”的另外“两足”——中广核和国电投来说显然是不小的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几乎垄断核岛建设的甲方和竞争对手“联姻”之后在竞标价格等方面也许会出现不利的局面。特别是对于中广核来说,目前接近半数的核电立项业主都是中广核。

不过,中广核在此之前就开始寻求中核建之外的施工企业,比如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和中建二局,给了新面孔进入核电供给侧的机会。

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已经全面实施核电站核岛、常规岛和BOP的施工,目前有岭澳核电分公司、台山常规岛项目部、阳江常规岛项目部等项目部负责多个核电工程的施工工。

2008年11月29日,中建二局核电建设分公司成功中标中国首座EPR核电机组-台山核电厂一期2X1750MW核电机组核岛土建工程,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非核系统的核岛施工企业。

2016年,中建二局低价独立中标防城港华龙一号进入核电市场,引发当时对其能力的讨论。但目前来看,根据中广核1月25日发布的信息,2018年,防城港核电二期将按里程碑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3号机组将实现穹顶吊装重大里程碑节点,届时将全面转入核岛安装阶段。

(编辑:贾红辉)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