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部署提高教师待遇 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深圳报道
2018-02-09 07: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曾提出“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一提法在不久前被正式写进了党中央文件。

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

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也是新一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通过的第一份教育文件。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尤其关键的作用,在新时期,如何让教师们安心从教、爱岗敬业,待遇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意见》提出,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强调要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特别是提出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

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类似的提法以前也曾有过,但此次出台的《意见》级别较高,说明了中央层面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

教师待遇总体偏低

2017年7月,一组关于杭州教师“辞职潮”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据该报道调查,公办学校教师辞职逐年增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教师职业辛苦,身累心更累,年轻人吃不消不愿意做;二是教师收入偏低,骨干教师纷纷出走另觅高薪工作;三是“编制”的巨大诱惑正在消失。

这其中,待遇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量。伴随着资本涌向教育市场,培训机构、线上教育纷纷涌现。市场化机构与公办学校老师收入的差距,使得公办教师的流动变得频繁。

在今年的杭州两会上,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市青春中学校长陈音呼吁进一步提高公办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她提出,应加强对教育的经费保障,基于以区(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各城区的财政实力不均衡,建议教师工资不应与地方财政挂钩。

上述《意见》也专门提出,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意见》还提出了其他具体的措施,包括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地区,根据实际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原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教师待遇各地不一,但是总体偏低。教师队伍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什么样的人,重视教育是真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我一直呼吁无论城乡都应该大幅提高教师待遇,使它成为人人向往的崇高职业。”

贺优琳表示,中央出台的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举措令人振奋,但更重要的是尽快落实。尤其是“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提法,在工资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公务员的绩效、补贴等因素,让这一提法真正落到实处。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政治老师冯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教师的待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财政情况,以深圳为例,老师收入基本能做到与公务员不相上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有地方存在绩效工资拖欠等现象。《意见》落实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乡村教师待遇在逐年提升

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乡村教育占据了较大比重。而支撑乡村教育最关键的力量之一正是乡村教师。根据2017年全国两会上的数据,中国现有300万名乡村教师。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意味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该计划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措施。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核拨乡村教师奖补资金已达112亿元,惠及130多万人。

上述《意见》也专门提出,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

贵州省麻江县宣威中心学校校长韦仁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央的政策很好,但对于财政薄弱的地方,政策要落地仍然有一定的困难。

麻江县官方资料介绍,全县总人口17.6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47万人,到2015年末,全县仍有29个贫困村,2.73万贫困人口。韦仁全告诉记者,每年老师的工资发放到9、10月份,县里就已经“焦头烂额”,更何况提高工资标准。

“希望中央或省里有专项的经费。”韦仁全说。

教五年级语文的辛梅花老师所在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磨台中心学校,代表的则是另一种情况,辛梅花告诉记者,这几年乡村教师的待遇在逐年提升,老师们的调动也变少了。

相比于20公里之外县城里的小学,磨台中心学校的老师每个月大约能多领到700元到1000元的交通补助、生活补助、工作津贴等。拥有高级职称的辛梅花,每月能领到的工资在8000元以上。“总体来说老师们对工资还比较满意。”她说。

但待遇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所在。据辛梅花介绍,磨台中心学校共有631名学生,其中包括408名寄宿生,授课老师25名,老师的数量总体仍然比较紧缺。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近几年都少有新补充进来的力量。年轻的师范毕业生们即使分配过来,觉得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大多也留不住。

现在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于乐都本地,住在距学校20公里外的县城,早上7点不到就要出发前往学校。因为有寄宿生的缘故,学校安排了晨读、晚自习,晚自习一直到晚上8点20分结束,对于需要值班的老师而言,可谓需要起早贪黑。

辛梅花说,“在年轻人看来,做乡村老师的前途不大,而且辛苦,大多不愿意报考,我们的同事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高考填志愿时再报考师范院校。”

对此,除了落实津贴、提高补助等,此次《意见》也提出了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包括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辛梅花说,中央层面提出这些措施,希望对于吸引考生报考师范院校,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高素质人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编辑:王峰)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