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车站:40年光影里的春运记忆

新华网
2018-02-13 19:37

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

这是北京站的官方地址。

作为新中国初期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中国“迎宾门”,

北京站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风采依旧。

这是祖国心脏的春运枢纽,

窥见时代交替的“窗口”。

我们选择北京站春运的这些瞬间,

共同感受这40年来中国人走过的路,

共同感受这40年来人们的神态和穿着变化,

共同感受这40年来国家翻天覆地的变迁。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牵绊。为了团聚,亿万中国人在年前纷纷赶回家里。家在,根就在。

为了梦想,亿万中国人在节后匆匆踏上征途。有梦,就有希望。春运,由此成为每年一次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活动。春运,是每年春天来临时最早的一道风景。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春运,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恢复了高考,让中国人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更多职业选择和迁徙自由。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探亲访友者、旅游者,各个群体在春节前后汇聚一起,形成了规模浩大的人员流动。

1979年,春运旅客发送量第一次突破1亿人次。从这一年开始,一票难求,成为每年春运的焦点话题,也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

1988年,春运从1月18日持续至3月20日,共63天,成为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年,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全国每天有70万人站着乘火车。

1998年的春运人数远远超出以往各年。这一年,春节第一次放假7天,客流叠加,超过18亿人次。

2008年的春运,在与天灾的搏斗中,无数普通人变得伟岸而坚毅。在抗击冰雪灾害的过程中,有一些名字让我们百感交集,有一些面孔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重新认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在天灾面前,我们总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2018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8亿人次。

四十年间,春运规模不断扩大,出行方式不断丰富,团聚方式更加多元。

由于铁路交通的大众性和普遍性,春运记忆的中心,始终是火车站。

就让我们从毛家湾胡同甲13号开始吧!

春暖人心 北京站做好春节客运。

新华社 摄于1978年1月31日

这是1978年春运的北京站。为方便旅客中转签字加快,北京站搭起了活动板房,增加临时窗口。这是旅客们秩序井然地在办理手续。

这一年,春运大潮的队伍里第一次出现了大学生。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

这一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

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帷幕。

春节的北京火车站。

新华社 马洪中 摄于1984年2月1日

春运候车室还有演出吗?对!

1979年全国春运人数突破1亿人次大关。1980年,《人民日报》使用“春运”一词不胫而走。

1984年的春运,已处于“井喷”临界点上,当时的北京火车站组织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轮流到候车室为旅客演出文艺节目。

这一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比赛中获得金牌,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

这一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举行签字仪式。

北京火车站有了电脑问路机。

新华社记者 郑书福 摄于1985年

1985年,全国春运人数突破7亿人次。

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诞生了。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铁路运输面临运能不足的尖锐挑战,当时北京站旅客发送量超过设计能力5倍。面对困难和压力,北京站开始以科技创新挖潜扩能: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和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联合研制成的北京交通电脑查询机,在北京火车站投入使用。旅客往机内投四分硬币,即可以查询其中从任何一站出发到任何另一站的乘车路线,由屏幕显示查询结果。

这一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完毕。

这一年,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国内外用户发射卫星业务。

北京站加强安全检查。

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 摄于1988年1月26日

1988年春节将至,旅客运输高峰已经到来。北京站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旅客和列车安全,加强了旅客行李安全检查,以防止旅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

这一年,改革开放步伐加大。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新划入沿海开放区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

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

这一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

外地民工大量涌入北京。

新华社记者 张燕辉 摄于1992年02月25日

这是元宵节过后,外地民工大量涌入北京。北京火车站随处可见来京找工作的外地人。

北京站在改革潮头立,10月在全路旅客餐饮系统中首开引进外资之先河。

这一年,早春的南方谈话再一次改变了中国。

这一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北京站进入春运高峰。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 摄于1993年01月16日

1993年1月16日,北京站上车旅客人数超过16万人,创春运历史纪录。

这一年,北京西客站开工兴建,首都机场高速公路通车。

这一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北京第二个春运高峰日。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 摄于1994年01月30日

1994年1月30日,当日从北京站上车的旅客约有11万人。这是大批在京打工的民工在站前广场排队等候上车。

这一年,中国春运旅客首次突破10亿人次。

这一年,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这一年,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在天安门广场矗立。

这一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北京火车站进入春运高峰。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 摄于1998年1月18日

1998年1月18日,北京火车站进入春运高峰,当天进出站旅客达11万人。由于今年春运学生流、探亲流和民工流交织一起,旅客人数猛增。为确保车站秩序,北京铁路公安600多名干警在站内为旅客服务。

这一年,我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这一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北京站安度春运第一个高峰日。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 摄于1999年02月07日

1999年,北京站春运第一个高峰日2月7日,上下车旅客达13万人。由于旅游人数猛增,北京铁路公安部门抽调300多位民警维持秩序,确保春运井然有序。

这一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这一年,澳门回归祖国。

北京火车站迎来学生返乡高峰。

新华社发 摄于2006年01月14日

2006年1月14日,北京火车站过街天桥人流拥挤。

历时4个月修建完成的售票综合楼1月4日交付使用,新增售票窗口105个。为提升动车组品牌形象而开辟的“和谐号”候车室,至今仍是北京站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年,春运旅客突破20亿人次。

这一年,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被废除。

这一年,中国GDP突破20万亿大关,跃居世界第四。

外地打工者提早返乡避春运高峰。

新华社 吴长青 摄于2008年01月12日

2008年1月11日,几名农民工肩扛手提行李走在北京火车站广场上,准备回家过春节。

这是中国进入“动车时代”第一个春运。2007年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D460次列车从上海站出发驶往苏州。这是中国第一列正式开行的动车组,“和谐号”动车组走进普通人生活。

这一年的泪水,有快乐,也有悲怆。北京城上空的“巨人足印”,您还记得吧?

这一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51块奥运金牌,荣登金牌榜榜首 ,为历史之最。

这一年,汶川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但中国人民那种永不屈服、生死与共、众志成城的精神,也成为全民族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

这一年,中国GDP突破30万亿大关,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北京火车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新华社 樊甲山 摄于2009年01月31日

2009年1月31日,从北京火车站出站的返程旅客排队安检进入地铁。这是春节长假最后一天,北京火车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这一年,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飞速进入高铁时代。记载了几代人记忆的绿皮车,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这一年,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这一年,嫦娥一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春运:一段艰辛的返乡旅程

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摄于2010年01月27日

2010年1月27日,在北京火车站售票大厅,一个准备在火车站熬夜等票的女孩绣起了十字绣。

这一年,新一代“和谐号”动车组CRH380AL在京沪高速铁路枣庄至蚌埠间的试验段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运营列车试验速度新纪录。中国开始进入高铁时代。

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

这一年,中国自主研制的AC313直升机首飞,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盟后具备自主研制能力的国家。

这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全国各地陆续迎来春运返程高峰。

新华社发 赵冰 摄于2011年02月08日

这是2011年2月8日,在北京火车站,刚下火车的旅客在地铁入口处排起长队。

这一年,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线路全长1318公里。

这一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试运行服务。

这一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一年,中国GDP突破40万亿大关。

2012年春运正式启动。 新华社发 摄于2012年01月08日

2012年1月8日,负责车票实名制检查的安检员从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上走过。

这一年的春运旅客突破30亿人次。

这一年,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开通运营。

这一年,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全长2298公里,成为世界上干线最长的高速铁路。

这一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首次交会对接成功。

这一年,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深度达7062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器新纪录。

这一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一年,党的十八大在京召开。

两对情侣在北京火车站依依惜别。

新华社记者 公磊摄 2013年1月26日

来一点温情吧!2013年春运首日,两对情侣在北京火车站依依惜别。对于亿万普通人来说,尽管有了高铁飞机,最难仍然是离别。春运40天的时间里,中国预计有34.07亿人次出行。

这一年我国投产新线558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成为铁路发展史上新的的里程碑。

这一年,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

这一年,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

这一年,中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2014年1月23日,一名坐在行李箱上的儿童在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拍照留念。 当日是2014年春运第8天,众多孩子跟随大人乘坐火车返乡。

这一年,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全长1777公里,再次刷新一次性建设里程世界最长记录。

这一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

这一年,设立了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

这一年,中国GDP突破60万亿元。

各地迎来春运返程客流高峰。2015年2月23日,正月初五。返程的旅客在北京火车站广场排队等候出租车。

到2015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高铁路总里程的60%以上。

这一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活动,并进行阅兵式。

这一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这一年,中国GDP为10.9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5%。

这一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7年01月22日 新华社发 陶淘摄

2017年01月22日,准备在北京火车站乘车回徐州的杨永生给儿子买了件玩具挖掘机,这是他第一次给儿子买新年礼物。

对,挖掘机!

这一年,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线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这一年,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这一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年,中国第二艘航母正式下水。

2018年2月1日春运首日的北京站

新华网 陈延特

现在,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铁超过2.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2018年,随着3038公里新建高铁加入春运,铁路整体发送人数至少增加3000万人次,其中约6成是乘高铁出行。

春运中,人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轻,步履也不像以前那么沉重。行李少了,一方面说明生活好了,城乡差距缩小了,以前只有城里能买到的东西,农村有了,而蓬勃兴起的电商充当起了年货“搬运工”。

而高铁也已经成为“中国名片”。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铁海外项目共有包括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马来西亚南部铁路、莫斯科喀山高铁、匈塞铁路、蒙内铁路、尼日利亚阿卡铁路亚吉铁路共九条,涉及里程超过 4200公里(不包含中欧班列)。

春运,记载了十几亿人的回家历程。

四十年岁月如歌,杂陈成五味的怀旧、怀恋,乡愁、乡情。

四十年沧桑巨变,氤氲着多彩的希望、梦想、期盼、向往。

四十年来,北京站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见证了春运从难走、到能走、到走得好的历程,见证了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眼神从迷茫到自信、淡定,见证了旅客从大包小包到如今轻装出行。

也许依旧拥挤,依旧行色匆匆,但感动我们的是越来越多的从容、神闲、气定和越来越多的姿彩、个性。

在北京站,春运也是春韵。

路在变,人在变。自主选座、微信支付、刷脸进站、智能导航、接续换乘、网络订餐等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旅客体验,保障着春运顺利进行。

人在变,路在变。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科技实力越来越强。中国正在自信而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的春节也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全家走出国门,在旅游中欢度春节。

这是开往新时代的2018次高速列车,途经改革开放40周年,以中国速度,稳健而自信地行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来源:新华网)

(编辑:梁宇芳)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