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冲刺备案 律师中介费水涨船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2018-03-02 07:00

“挺贵的,但我们必须接受,毕竟早日完成备案才是最重要的。”一家华东地区P2P平台负责人吕刚(化名)感慨说。

他所说的“贵”,是指督导他们完成合规操作验收与出具备案登记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中介费用。去年底,他所在P2P平台与一家上海大型律所签订相关协议,律师中介费用为50万元。春节后,他听说这家律所又签了两家P2P平台,费用一下子跳涨至80万元。

“毕竟时间不等人,如今离各地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完成P2P平台备案登记的时间不到4个月,律师需要加快验收与出具备案登记法律意见书工作进度,自然收费水涨船高。”一位熟悉P2P平台备案登记与验收流程的律师直言。甚至一些整改难度较高的P2P平台,律师中介收费动辄百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去年底P2P行业备案登记环节的律师中介费用约在50万-60万元,春节后,这个数字已经提高至80万元左右。甚至个别P2P平台主动报价逾百万元,吸引一些此前有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法律顾问经验,能与金融监管部门深入沟通的律所提供服务。

“不过,多数律所也在择优挑选。”上述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通常律师会倾向选择业务规模大、合规操作程度高的知名P2P平台。

这背后,是监管压力倒逼他们必须“良币驱逐劣币”。按照相关规定,经办律师事务所在互金平台备案登记后,依然需履行持续督导责任,若平台出现违规操作,相关律所有责任向监管部门汇报。因此不少律师担心一旦触碰“问题平台”,很可能损伤自身信誉。

律师中介费用跳涨探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私下抱怨律师中介费用昂贵的P2P平台不在少数。

一家正打算更换律所的上海地区P2P平台业务主管陈健(化名)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围绕合规操作验收与备案登记法律意见,与律所发生不小的分歧。具体而言,这家律师要求他们下架定期自动投标理财产品,因为他们认为这项产品可能涉嫌自融与资金池业务。但P2P平台高管直言这类产品资金流向完全与消费金融信贷资产相对应,不存在自融。何况上海相关部门出具的《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审核与整改验收工作指引表》也指出,定期自动投标理财产品只要满足两大条件(一是借款、出借期限相匹配;二是产品标明到期可转让、投资人知晓流动性风险)即视为合规。

此外,双方围绕现金贷的定义也各执一词。律师认为只要不存在具体消费场景的个人短期信贷业务,均属现金贷业务,而P2P平台则认为现金贷是超短期小额发薪日贷款,与他们涉足的通用目的消费类贷款“截然不同”。

几番争执不下,让陈健动了更换律所的念头。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春节后数家律所开出的中介费用都在80万元以上,较此前高出了整整30万元。

“有种坐地起价的感觉。”陈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竟他所在的P2P平台已经完成信息披露、机构股东情况与治理架构、实际控制人调查、贷款息费不超过年化36%、内部风控制度等合规操作,目前剩下定期自动投标理财产品、通用目的消费类贷款等业务的合规操作验收。若相关律所对当地P2P备案登记条款与合规操作验收要求相当“熟悉”,很快就能完成相关工作。

经过内部讨论,陈健所在P2P平台决定高价更换律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不少P2P平台认为当前律师中介费用相当昂贵,另一个原因是律师提供的合规操作督导服务难以达到他们的预期。

“去年11月我们之所以选择这家律所,是因为律师向我们承诺,能帮助我们妥善剥离个人房产抵押类大额信贷类资产,实现相关借贷业务合规操作。”一家江浙地区中小型P2P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2个月后,这家律所却没有找到民间资产管理机构一次性“认购”上述信贷资产。为此他们也曾动过更换律师事务所的念头,但后来发现真正原因是激励机制不足。

“春节前我们与相关律师另外约定,只要这部分大额信贷类资产得以剥离,就额外支付相应的中介费用,他很快就找到一家资产管理机构,现在差不多要签协议了。”这位负责人透露。近期他也听说一些整改难度较高的P2P平台主动抬高报价,希望律师能妥善协助他们完成备案登记。具体而言,这份报价除了前期付费80万元之外,还在P2P平台完成备案登记后再支付数十万元奖金,无形间令律师中介费用进一步水涨船高。

律师们的“择偶标准”

尽管律师中介费用水涨船高,但多数律师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参与P2P备案登记的律师了解到,目前多数律师主要倾向选择业务规模高、合规操作程度高的P2P平台,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些平台更容易完成备案,可以成为他们的成功案例,以此招揽更多业务,另一方面合规操作验收与备案登记法律意见书出具过程相对轻松,投入回报性价比更高。

吕刚对此直言,事实并非如此——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不少大型P2P平台而言,现金贷业务历史遗留问题,定期自动投标理财产品暗藏资金流向不明、期限错配、资金池等风险隐患,都会触发备案申请无法获批。

上述熟悉P2P平台备案登记与验收流程的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不少律师也找到了一些“窍门”,比如他们会优先选择具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资质的P2P平台。究其原因,这些P2P平台很早就按照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相关要求,对业务流程、信息披露、治理架构、风控制度进行合规操作与持续优化,考虑到当前各地P2P备案登记条款主要源自银监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相关部门此前推出的政策规定,因此其备案登记与合规操作验收操作难度相对较低。

“更重要的是,有些律师认为P2P平台一旦具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资质,成为首批备案登记平台的几率更高,因此他们愿意赌一把,早日获得成功案例。”他直言。此外,部分律师还会优先选择已经海外上市,或正在运作海外上市的P2P平台提供备案登记法律服务。究其原因,这类平台信息披露、治理架构、业务流程已经接受投资银行与相关律所的梳理,验收与备案登记等相关法律工作相对容易。

“不过,也有少数律师打算趁机赚一笔。”上海一家大型律师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如个别律师标榜自己对P2P政策解读精准,且在地方金融办与银监局有广泛人脉关系,能协助P2P平台就验收备案问题与相关部门深入沟通,以此迎合部分P2P平台渴望“搭绿色通道完成备案”的诉求,但事实上,这些律师的真正目的就是收取高额中介费用。(编辑:闫沁波)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