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未提M2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奇 北京报道
2018-03-05 11:52

2017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前瞻2018年货币政策时,业内对于M2预期出现分歧。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本次报告未提及具体的M2和社融增长指标,这一点颇受关注。以前年度多会设置这一目标。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称,去年以来央行也多次提到不必过度关注M2低增速,不设置具体增速应该是大方向。他认为,不设M2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价格引导会加强,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过渡,利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二是去杠杆要进一步推进,去年很多人担心M2较低,现在来看货币政策还是有相当定力,不能因为M2低就放弃这个方向。

2017年以来,M2低增速引发广泛关注。M2全年同比增长仅8.2%,低于两会期间所设增速目标,对此央行官员多次表态。

央行调统司司长阮健弘表示,2017年M2增速有所下降,反应了去杠杆和金融监管逐步加强的背景下,银行业的金融资金运用更加规范,金融部门内部的金融循环和嵌套明显减少,由此派生的存款也会有所减少,影响到M2同比增长的速度。

初步测算,2017年银行的同业业务、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都是同比少增,拉低M2增速超过4个百分点。“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服务实体,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阮健弘称。

央行《201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长期来看, 随着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低一些的货币增速仍能够支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有助于在宏观上实现去杠杆。此外还应看到,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更趋复杂,M2 的可测性、可控性及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都在下降,在完善货币数量统计的同时,可更多关注利率等价格型指标,逐步推动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2017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前瞻2018年货币政策时,业内对于M2预期出现分歧。

央行参事盛松成认为2018年M2增速可能回到10%以上,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黄文涛认为M2增速或回升至9.5%左右小幅波动,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M2增速目标或设在9%左右。

“M2对经济的指示性在下降,M2不太重要,重要的一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二是信贷增速。”彼时光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附:专栏《M2 增速变化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017 年以来M2增速有所放缓,全年M2同比增长 8.2%,比上年末低 3.1个百分点。同时,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我国经济运行也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对M2增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

M2 是一个总量概念,其变化取决于不同货币派生渠道的变化,银行发放贷款、进行证券投资、购买外汇以及开展部分同业业务等都会派生存款,从而形成货币供给,相反银行发行债券、股票以增加资本金时,会反向减少全社会存款, 从而减少货币供给。如果将目前 168 万亿左右的M2余额形象地比喻为一个“水池”,那么我们需要分析哪些管道在向水池“注水”,哪些管道在“抽水”。2017年以来贷款这一管道是在加快“注水”的,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 13.5万亿元, 同比多增 0.9 万亿元,同时外汇占款同比少减也对M2增速有一定向上拉动。但整个水池水平面的上升速度反而下降,这就意味着还有其他管道在“抽水”。从派生渠道分析,2017 年 M2 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从之前的快速扩张转为有所萎缩,是导致M2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主要包括银行购买和持有的资管计划、理财产品等。由于近年来部分银行不规范运作和监管套利,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增长较快,银行通过此渠道还向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进行了大量融资。其中一部分在延长了资金链条后最终流到了实体经济,但也有相当部分资金仅在金融市场上循环加杠杆套利。随着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深入推进,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多层嵌套的情况大幅减少。由此,2017 年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同比大幅少增,下拉 M2 增速超过 4 个百分点。

二是银行债券投资规模下降。前两年在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发行较多的大环境下,银行大量购债。但 2017 年以来地方债和企业债发行较上年同期放缓,银行购债相应减少,由此下拉 M2 增速约 0.4 个百分点。

三是财政存款超预期增长。财政存款增长会导致 M2 相应下降,因为当企业或个人缴税后,其存款会减少,而财政在拿到这笔资金后会上存央行,这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会阶段性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存款的减少,进而使 M2 下降。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企稳向好,PPI 涨幅保持高位,财政收入增长超出预期,财政存款增长较快,由此下拉 M2 增速约0.3个百分点。

传统上看,M2 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度较高,但随着结构性等因素变化,上述关系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从 2017 年的实践看,M2 增速适度下行、宏观杠杆率趋稳,经济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究其原因,一是在 M2 增速下行的同时, 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不弱。放缓的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业务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理财、资管计划等表外途径发放给实体经济的“类信贷”,监管加强后部分转为表内贷款,部分则转为信托贷款,继续向实体经济提供支持。二是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中有一部分原本就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这部分资金压缩后影响的主要是资金链条长短和金融部门内部的收益,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大。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低一些的 M2 增速仍能够支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的总供求更加平衡,消费、服务业和技术进步贡献上升,经济增长更趋“轻型”,加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后资金周转及货币流通速度亦会加快,因此相对慢一点的货币增速仍可以支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2017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保持贷款和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有力支持的同时,金融体系内部杠杆率降低,银行资金运用更趋规范,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 在目前外需总体改善、内需较为稳定、经济供求更加平衡的大背景下,主要由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导致的 M2 增速适度下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大。长期来看, 随着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低一些的货币增速仍能够支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有助于在宏观上实现去杠杆。此外还应看到,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更趋复杂,M2 的可测性、可控性及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都在下降,在完善货币数量统计的同时,可更多关注利率等价格型指标,逐步推动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编辑:闫沁波)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