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 重庆、陕西等不再纳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果;郭婧玉 北京报道
2018-03-13 14:11

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带来了一份《关于将“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为“西部新发展战略”》的提案。

钟茂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于我国主要矛盾转变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判断,“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应当适时地进行调整。

现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钟茂初在上述提案中表示,由于现行对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划分,仅是从经济发展程度所作的粗略分类,这一划分方法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差异问题。而且,“西部”仅是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代名词,“西部大开发”的表述,也体现出主要强调加快经济增长的意涵。近年发生的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部大开发”引发的经济生态不协调的矛盾。

对此,他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扶贫脱贫等战略,在提案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首先应重新界定西部区域,对新界定的西部区域实施“西部新发展战略”

依据“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将“西部”明确界定为“胡焕庸线”以西区域,主要包括: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四川西北部 (阿坝州,甘孜州)、云南西北部(迪庆州,怒江州,德宏州)、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等。

其次,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等机构的名称、职责内容、管理范围,相应地进行调整,同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规划,以经济生态协调为准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如何对新界定的“西部”区域实施“新西部发展战略”,上述提案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

一是要依据各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明确其开发程度,确定其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的中长期规划,不可突破各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二是对该区域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优先目标,应制定中长期的生态补偿规划,并在东中部生态受益区西部生态保护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生态协同机制和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

三是系统整合各个时期实施的西部开发支持政策、脱贫攻坚战、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政策措施。应明确西部地区扶贫工作应兼具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扶贫脱贫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红线保护、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西部地区解决生态贫困问题。

提案还建议,国家应在目前选定并推进的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之外,再在新界定的西部区域,选择一个省区增设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作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发展水平较低”类别区域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的综合性平台,以探索西部区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经验。

(编辑:李博)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