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派的智能金融征途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2018-03-17 07:00

正当平安集团分拆旗下金融科技平台——陆金所与金融壹账通赴港上市之际,诺亚财富也在悄然厉兵秣马。

知情人士透露,近期诺亚财富旗下智能投顾平台财富派正在运作新一轮股权融资,未来择机寻求海外上市。

财富派CEO黄俊鹏表示,“我们希望能引入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基金组合投资在无人工干预下的投资效率。”最终财富派将以独立上市为主,与诺亚财富传统线下私人银行业务形成差异化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专注公募基金产品智能化投资的财富派累计成交量超过600亿元。不同于其他智能投顾主要依赖算法程序与人工干预相结合模式,财富派精选组合中的一只智能投顾模型实现了“无人工干预”,即所有公募基金调仓决策完全通过智能化投资模型自主发出。

目前,这套无人工干预的智能投顾模型成绩斐然。自2017年11月上线以来,智能组合1号前后经历两次股市大跌,同期上证指数最大回撤高达12.07%,收益率为-3.7%,智能组合1号历史最大回撤仅8.61%,相对收益率为1.31%。(数据截至2018.2.27)

在黄俊鹏看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优势与信息处理效率,令整个投资效率得以不断提高。

他也并不否认,财富派为此历经了相对漫长的业务转型发展——从一家基于互联网的提供非标资产的财富管理机构,向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投顾机构“进化”。

“不过,这种无人工干预下的智能投顾模型能否保持长期超额收益,还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实战检验。毕竟智能投顾刚刚兴起,其技术成熟度与业绩稳定性还有待考量。”一家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也是当前创投机构对此相对谨慎的原因之一。但不少大型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却在积极布局,他们相信这个领域很快会出现新的独角兽企业。

智能之路

早在2014年3月,财富派正式成立,开启向互联网用户提供非标金融资产等财富管理服务的征途,此举也被业内人士视为诺亚财富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黄俊鹏发现业务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窄——一方面非标资产的穿透式监管力度增加,导致整个业务有巨大的合规压力; 另一方面非标金融产品的定制化运营,只是一种“监管空白”下的创新业务,其实并无实际的金融创新。

“这是全球性的潮流。就是非标产品正在向标准化金融产品,如公募基金产品,大规模的进行转换。举个例子,大部分人觉得华尔街上的主角是对冲基金。但是全球对冲基金规模仅3万亿美元,公募基金规模高达47万亿美元。“黄俊鹏说。

跟大家想的不一样,对信息高度透明、交易成本更低的保险、公募基金、ETF等品种反而是大部分中产家庭开展投资组合的最佳选择。而不是那些“新奇特“的非标产品,如P2P、外汇、贵金属,还有中国市场特有的“信托”和“资管产品”等等。

黄俊鹏向记者指出,这促使财富派决定转型——以公募基金代销为切入口,构建强大的公募基金的筛选能力,从而打造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的智能投顾业务模式。

回顾财富派4年来的发展,财富派走出了一条“精选基金——投资组合——智能投顾”,未来再转型资产管理的金融平台业务的探索之路。

财富派投研团队从0到1建立了公募基金筛选体系,从4000只基金中筛选出每季度最适合投资者群体的基金,每年度推荐基金不多于12只。2017年,公司推出了歌斐的公募基金精选组合。

2017年,当人工智能的风口到来,黄俊鹏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对二级市场而言,甚至是对整个投资而言,投资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处理。很多基金经理去做投资的时候,都是尝试着去创造比市场更多的信息优势。我们认为,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化这样的技术,能够创造新的信息。信息优势,到投资这里,会变成投资优势。”

去年,财富派首先自建底层交易系统——连接逾4000只基金的交易结算;其次,财富派积累起大量公募基金产品以往的交易数据、投资业绩、投资风格等信息,从而提升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整个2017年,我们为此组建了约20人的FIN AI(智能投资团队),其中不少核心AI人才来自于为美国大型养老金管理投资的大型资产管理机构。”黄俊鹏透露。

在他看来,这很大程度提升了财富派在公募基金领域的投资能力,令智能基金组合能在牛熊两市都能获得不错收益。

资本为何投资?

在向智能投顾转型征途上,财富派先后迎来两轮融资,最初是红杉资本领衔的pre-A轮千万美元股权融资,2016年底又获得一家大型保险公司领投的2亿元人民币A轮股权融资。

多位创投机构人士也坦言,当前技术能力俨然成为他们决定是否投资智能投顾平台的最大考量标准之一。以往,不少智能投顾平台“标榜”自己拥有很大智能投顾研发能力,实质上仅仅是引入一套量化投资模型“充数”,不少投资决策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完成,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工干预”与智能化投资。一旦资本市场知道“真相”,就会将这类机构看成量化投资团队,而不是真的智能金融平台,其估值随之大幅缩水。

“为此,我们会先观察智能投顾平台能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实现稳健收益,其业务流程是否真正体现智能化投资与无人工干预,其投资策略是否赢得投资者青睐,业务收入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等,才考虑是否投资。”一家创投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是当前创投机构对智能投顾领域的投资相对谨慎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也是智能投顾机构能否在未来行业洗牌过程脱颖而出,成为独家兽企业的最大标杆。

此外,监管趋严也可能影响智能投顾平台的未来发展前景。尽管相关部门尚未对智能投顾平台出台专门的监管细则,但按照现行的监管思路,智能投顾平台各项业务需具备相应的金融业务牌照,且定位在信息中介平台。

“当前一直我们与地方金融办保持深入沟通,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投资模型与投资效率,以及相应业务操作的合规性。”黄俊鹏直言。(编辑 林坤)

X

分享成功